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为何唱衰中国?驳美国GMO的《中国的红色警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3 23: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23日,美国著名投资公司GMO发表了陈诉:中国的赤色警报【全译本】 (译为《中国经济危急的征兆》更好)的研究陈诉。再次挑起了关于中国是否存在泡沫的又一次讨论。此前,本年1月,美国著名的空头炒家詹姆斯•查诺斯预言,中国经济大概崩盘。GMO这份陈诉旁征博引,提出我们可以或许在经济危急发作之前就看出它的端倪,在事前看到危急发生的征兆。它们包罗: (1)一个令人敬佩的增长神话;(2)对当局本事的盲目信托;(3) 狂热的投资增长;(4 ) 腐败激增;(5).宽松的货币; (6).固定汇率;(7)信贷疯狂增长;(8)道德风险;(9)金融结构变得不稳固; (10)快速上升的房地产代价。
) q1 H' x9 `) j; h# ~& o  ]1 j% g, N
进而提出险些全部这些征兆,都可以在中国找到。进而提出,已往,当一个经济体中以上十个危急的征兆都显现出来的时间,总会发生令人不快的了局,中国既然出现了全部这些征兆,经济危急,泡沫幻灭大概难以克制。猜测泡沫何时幻灭非常困难,由于泡沫总能推至极致。加上中国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市场经济,让猜测难上加难。国有企业可以被叫来支持市场。像已往一样,亏损也可以被粉饰起来或塞到某处。但是诸云云类的本事并不能管理中国经济泡沫幻灭的标题,只能推迟其的发作而已。就算将来危急发生的详细时间无法猜测,也并不意味着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标题就应该被忽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毕竟上是中国的整个经济和金融体系,都形成了一个信奉,即将来中国将以已往的速率继承增长。3 ]4 I* |! K4 t, p% I; v

3 P- v# s8 b) d( O这一假设让更多的投资变得公道,从而刺激增长,进而带来更多的投资。中国的这种现状令人想起互联网泡沫的后期,投资者把已往的增长率套用在了将来,然后被广阔的增长空间所疑惑。陪伴着互联网的郁勃,巨大的投资创造的需求似乎印证了最乐观的猜测。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空想之地,一个“先创建,齐备都会随之而来”的经济体。一个品评家把中国与好莱坞的惊悚片《生死时速》接洽起来,中国就似乎一辆装有炸弹的大巴在路上飞奔,而一旦速率小于每小时50英里,它就会爆炸。7 Z% o/ k/ q6 h  H, U

+ o) J! A1 g; T* k& N7 g这个比喻很贴切。假如中国的经济增长速率低于8%,劫难大概就会发生。大部分新建的根本办法将会毫无用处。过剩的产能将在很多工业存在很多年。房地产泡沫将会幻灭,而银行体系将面对大规模坏账。当中国这部巨型呆板终极停滞,这些做中国梦投资者们才会从美梦消散的痛楚中醒来。
3 H1 }$ U. P( o% g" v
+ J! Z; T2 q& C- s+ ~唱衰中国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往几十年,不少美国"经济学家"都由于唱衰中国经济丢尽了脸,GMO的所谓经济学家,也不会例外。GMO陈诉的致命缺陷是 6 q! ]+ q: O" k( B" q8 t

. K" K! J) [/ R0 T# _1. 对近几十年环球经济危急的真正根源无知
  z$ N! i% G! N1 t
4 ^& i4 g0 a7 [6 G假如过细的研究近几十年各国经济危急的开端,2007年以来的经济危急,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急,90年代初日本的衰败,等等,都会发现金融危急的经济危急发作是直接诱因。而导致金融危急的根源是金融资源自由市场制度,是金融业好逸恶劳和贪婪。以美国金融危急为例,次级房贷只占美国整个房贷的20%,总金额也就1,4万亿。要没有几十万亿信贷违约条约(CDS)的买卖业务,和几十倍的杠杆利用,就算1。4万亿的次贷完全消散了,相对于170万亿的美国DGP,和近50万亿的金融业产值,整个金融体系也不会要当局救驾。5 J& A  t/ C5 N1 S8 m
% T1 l1 e: [  u. M1 K
但标题是,险些全部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以高杠杆为根本到场了金融衍生品的买卖业务,股市的买卖业务,各种商品的买卖业务,银行靠这些买卖业务谋取暴利。毕竟上,已往几个季度,美国银行,花旗银行等的红利都是从买卖业务中来的,其正规融资和信贷业务都是亏损的。金融市场的买卖业务发作性的创造捏造财产,将谋利,疯狂和贪婪推向极地,一旦某一环断链,买卖业务创造的捏造财产也就随着多米罗牌的效应在刹时消散。危急发作前,美国金融业贡献30%以上的GDP,金融业财产消散,国家经济的危急就不可克制。 2 C- o5 i% J6 x) {1 h

& `, g: s' s  G; |1 ]) I2 Q中国的经济和金融体系同美国不一样,根本的差异是中国的银行没有到场合谓的金融市场,尤其是 “金融创新产物”的买卖业务。同时,中国金融业占GDP的份额很低(2007年仅为4.4%)。以是即便是中国房市崩盘,房价暴跌,银行20%的房贷消散了,也无关大碍。不会造成中国金融体系瓦解。加之,中国的经济是实体经济,不是捏造的,实体经济的资产大概贬值,但不会消散,以是,出现在美国,日本的危急征兆,不大概引发中国经济危急。以是简朴的预言中国经济会瓦解,只是骇人听闻。日本和亚洲小龙们的危急,除自身的缘故因由外,很大水平上是国际金融资源攻击造成的,只要中国不向国际金融资源低头,任其自由收支,步日本和亚洲小龙们后尘的大概性就有限。
+ E/ n# e9 m/ w1 m4 c* ?5 B; M: [* F9 k. q2 V* z- T2 i8 z
2. 对中国模式的真正生命力无知
$ d; j% Q, ?% B# i9 e# u9 H% o5 c! V3 i+ b' I+ A7 f3 h) x% Z# p9 p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匀称9%的高速一连增长了30多年,现在这种增长的态势没有大概减缓的征兆。在30多年中,环球经济发生了各式各样的危急与震荡,如8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风暴,90年代初的环球经济荒凉和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引发的环球金融危急等,中国经济均能在很大水平上独善其身,继承增长。中国经济的增长创造了近代天下经济史的古迹。. F$ A, x8 }9 L' C

. O* L- A- f9 d6 Q; H& U百年多来,天下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或许以云云高速增长而不履历库兹涅斯提出的经济颠簸周期。一个风趣的征象是,自90年代以来,不少西方的学者不停的预言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他们告急的依据是中国没有和西方一样的民主政治制度,和西方一样的市场制度,产业制度和金融体系,这些被以为是任何国家经济长盛不衰的根本。在他们看来,没有如许的根本,中国经济增长不可继承。4 Q8 s$ E2 u+ L, R$ O

( p, C/ D1 U, w+ F. S/ [* p2001年美国Random出书社出了一本轰动一时的书,名为“中国的瓦解即将到临” ,其大胆的猜测,中国银行的坏帐,或中国到场世贸构造,或国有企业改革失败等,都将导致中国经济的瓦解。但颇具讽刺的是,8年已往了,中国经济继承以更高,更妥当的速率增长,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均陷入了自20世纪30年代大荒凉以来最严峻的经济危急。这反映了中国模式的强大生命力。
- B$ M+ S; ?6 p1 c& y. j$ r4 K5 ~. P( {, }. ?5 N/ f- ~
毕竟上,中国经济一连,高速增长的奥秘,就在于中国没有和西方一样的市场制度,产业制度和金融体系,这些造成国家经济动荡的根本。与之相反,宏观经济的当局直接到场和微观运作中的市场作用,主导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回顾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历程,可以清楚的看到当局不停增强的发展作用和调控本事。而“猫论” 和“摸着石头过河” 的哲学,是当局改革开放,调控经济的根本引导头脑。0 ~( s* c0 m! N9 R: R

* l9 {. P1 \! y( M当局全部的改革开放步步为营,同时由于是微调,一旦发现失误,完全可控可调。所谓中国模式,就是 有目的,有操持,可调控的经济增长模子。而中心当局的调控本事 - 经济气力和经济决议的智慧,不停增强,近20万亿元人民币的个人储备和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中国对抗任何危急的坚固的经济根本。GMO怎么能指望一个家财万贯的人停业?
2 v& q- z4 o# N7 t8 V* a' a/ e9 m5 K
然而,和任何经济体一样,中国经济也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危急因素,如投资占GDP一半以上,很多行业产能过剩,一线都会疯狂的房产市场,等等。但这些危急都是可控的。在我看来,真正危及中国经济和国家将来的因素,不是纯经济的,而是与社会道德相干的社会代价体系:拜金主义至上的代价观的泛滥 - 各人追逐款子,事事为了款子。加之,中国社会是一个不守规矩的社会,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无孔不入” “见缝插针”,一旦款子至上,有本事“寻租”的社会成员,肯定会不择本事,不计结果,不道德的,不公平的搜刮款子。  {, X" E' A: ^5 ?: [# T

/ Z2 z4 \: r# x7 N6 O- l这就是为什么矿难不停,毒奶粉难绝,大贪们前赴后继,整个中国大地灰云弥漫再无蓝天。这也是为什么,改什么,穷人就缺什么 - 辅导改革改得穷人上不起学,医疗改革改得穷人看不起病,房产改革改得穷人住不起房。进而社会道德代价沉溺,子孙万代的财产被掏空换成美元纸币,财产向少数人手里会集。当局迫于就业的压力,对这些危急国家将来的标题无为,乃至以GDP为纲。 / u+ h8 n7 t. H% m

% K  y' Q% p' j5 N: V1 v. `/ r经济增长的目的不是款子,进步全部社会成员千秋万代的福利才是真正的关键,增长须要服从,但长盛不衰的增长须要公平为基石。既然科学发展观已经提出来了,为什么不老老实实的有用实验呢?
http://www.simu001.cn/x116656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4 23:35 , Processed in 3.41979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