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跳槽+被捕=证监系统人才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4 00: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假如羁系部门人才危急不管理,中国股市的危急,大概还会一波一波地到来。”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证监会前副主席李剑阁9日表现,羁系部门人才危急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危急。作为曾经的羁系者、谋划者,李剑阁的观点引发市场热议。
- _; R$ y2 b7 e

5 k7 ], p  @: X
    2016年第一周,A股跌荡升沉,再现千股跌停。实行仅4日的熔断机制,被羁系层连夜叫停。从清算场外配资去杠杆到推出熔断、停息熔断,羁系层的专业本领受到质疑。作为资源市场的羁系主体,证监会被推上炙热的“火山口”。
+ B8 p5 b+ e' a  p' D( b. m: ~* j

6 H9 N; T4 s, z9 R
    且岂论羁系层专业本领怎样,回首已往的2015年,人才的流失、职员的消耗,羁系层内部确实履历了不容忽视的巨大变更,亟须“补给”。

3 q  j7 L, @" k. Q  U1 ^
) w& \9 I- Q0 A  E6 j0 W
    一位证监体系内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证监体系曾于2011年、2013年举行过公开雇用,引进了大批专业人才;2012年曾通过公务员内部转岗的方式,增补了部门人才;2015年年初也举行过公开雇用。

5 ^) j* O6 d9 R7 h$ y/ x. Z  F8 a; j6 A1 H, i

5 ~# \- {* h! O) h$ a# c
4 m& V% ?0 n5 V: z4 c" [
; X$ L0 q& I" c' X- I) j0 b7 ?
“离职潮”中的“外流”+ L! T( H* ?/ `, I
    在一些成熟市场中,羁系部门与被羁系企业之间的人才双向活动较为常见。但在中国,人才从体制内流出较为容易,引入相对困难。

2 g# M; N' T" |3 L( @
# [; U! D+ {& W% n8 ~
    在李剑阁看来,羁系部门正面对人才危急,根源重要分“外流”与“内耗”两方面。他表现,证监会前期曾出现大规模离职潮。金融机构这边,聚集了许多流失的官员、外洋华尔街回流的精英、在资源市场摸爬滚打的本土专家。相反,羁系部门的人才危急则非常严肃。
- Y/ \" s( J  w% _; m

9 N) i. P1 @" M9 ]% K" A% O
    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上半年,证监会出现了一次相对会合的“离职潮”。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统计,
$ f, D, ]$ o# h1 _
. \9 S% P5 t2 T
仅2015年前5个月,证监会就有7名局级干部离职,如许的级别和规模比力稀有。
! |: W! x0 ~* g
    2015年1月,证监会公布免除江向阳办公厅副主任、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兼消息办公室(网络信息办公室)主任职务,随后江向阳赴博时基金担当总司理一职。

; J5 S2 e* ]: w2 v9 D+ i: D9 ~: M0 |. U: F, v
    2015年3月,证监会创新业务羁系部原副主任王欧离职,去了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专项投资部。同时,证监会党委巡视工作向导小组原办公室主任韩燕也从原岗位脱离。
0 X" l7 |, F3 s, g- k8 x) S

0 I* Z; d. G' g
    到了2015年5月,又有三名局级干部同时脱离,他们分别是证监会稽察局原局长欧阳健生、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羁系部原副主任徐浩、证监会私募基金羁系部原副主任杨文辉。
# S5 {3 ]2 b2 I0 h* Y7 z
9 x% @7 u( e* G  N' J  a! Q
    毕竟上,“离职潮”在2014年就已经出现。2014年11月赴大成基金担当总司理的罗登攀,此前曾在证监会担当规划委专家顾问委员、机构部创新处负责人;同赴大成基金的另有周健男,离职前在证监会上市部任职。

+ r. A$ K  [) n% _5 C& j  S" Z  @% Z& v8 j: j5 m
    有媒体统计发现,
; ~" M$ ?8 n4 \+ q" i

5 Z0 B/ F" u4 f3 f% J" Z1 N2014年整年,证监会约有30名处级以上干部离职,此中大多数投身市场机构;2015年3月,尚有20多人在管理离职手续。. K7 X0 Y' u" `8 S( e
5 a) H6 R3 F5 y0 q5 X& s
    上述职员从业配景深厚,大规模离职也引发证监会内部的政策调解。可以看到,2015年下半年证监会职员离职相对较少。上述证监体系内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这是由于下半年证监会出台了一项政策,规定处级以上干部离职之后,3年内不得在羁系对象内部任职。

- x1 T5 t! k" \, r# [, R& P" b' `3 h2 v
    固然无法证实该政策的出台是否为了限定职员离职,但客观上确实遏制了“离职潮”。

8 ~9 }! Y; E  }2 E( [- f) V# N( Q7 j# D4 S5 T
    据本报记者相识,2015年上半年离职征象不但出现在证监会,地方证监局、生意业务所、结算公司等也出现了显着的离职征象。
3 F- Y# ~. U& U% H2 P1 y/ I" Y
9 I: ~' T! G& B1 S8 e$ Z, F
    “证监体系内职员流向券商、基金等机构及上市公司,这种征象不停有,由于机构的薪酬比体制内不停都要高得多。”上述内部人士说。

0 I9 j& \: z/ O/ b0 l0 z. m0 V7 p$ i5 w0 ~% ?0 b" p. f  S
腐败案频发的“内耗”% Q- _( D$ K  F2 M' R" q9 ?! m: z7 I7 A
    除了人才外流,另一方面是内部消耗。

+ {+ m! t6 p& J5 a, V. \6 m7 c3 q8 j- `* U' R1 w, \$ U
    “客岁是中国羁系机构被捕人数最多的一年,也是被捕级别最高的一年。”李剑阁说,这个情况应该引起高度的器重。

- F5 `" Q) D' s6 S9 v& W$ D( N& b# H( }8 G2 _5 s$ {
    2015年股市危急以来,证监会不停处于风口浪尖,加上几名重量级人物落马,市场众口纷纭。
! U/ S, r, r3 H
* t) Z. |( {/ @
    6月,被证监会开除并移送司法构造的发行羁系部原处长李志玲,因其丈夫违规交易股票被观察。

8 m# K% @: j- A
' n6 M2 E4 p) w: T
    8月初证监会投资者掩护局原局长李量被“双开”并移送司法构造。他曾多年负责创业板发行审批,被查是因收受礼金、使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长处、收受贿赂等标题。
5 C; E8 l. c0 F; w

; T* d/ W; Q, K+ w" J. ?. r
    8月末,被接纳刑事逼迫步调的刘书帆,亦曾在证监会发行部任处长一职,其被查缘故因由,系使用职务便利,资助某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事项顺遂通过发审会,资助该公司股票代价维持稳固并上涨。同时,使用自己得到的黑幕消息非法赢利。

8 m% j4 c+ U9 Y8 q* K, s$ |
+ I/ Y9 R7 T! F0 g* U
    随后被查的证监会原主席助理张育军原副主席姚刚,以及克日被带走的稽察总队副队长习龙生,已往多年里都在中国证券发行体系中拥有强有力的话语权。直接操刀改革的姚刚,还被业内称为“保荐之父”,张育军客岁还被称为“救市总指挥”。

" d& X4 E1 f! r
5 A: L4 t8 a) q* ~" }
    “15年前我在证监会当副主席,这次抓的人许多都是我的老部下,我感觉到非常的痛心,很惋惜。不能说他们十几年从前就是暴徒,我以为十几年从前他们很良好,非常良好,也很勤奋。”面对当前腐败频发的证监会,李剑阁颇有感慨,“至少当时我以为他是好人,为什么现在就变成了一个正在担当司法观察的人?”
5 o/ ~, ]0 f) x" j5 u( ]6 U
% {: F$ C% |- [4 N) B
    在他看来,当前的羁系体制、审批体制导致羁系机构内部存在巨大的寻租时机,这对内部会形成消耗。重审批、轻羁系的机制,对职员会形成腐蚀。

! k- d" @  P8 v6 s, s# n  Q
( e8 M, G' D" w5 a
    当前的A股市场内部仍旧脆弱,但是注册制改革不得不继承推进。从允许制到注册制,不是简单的行政放权,而是资源设置机制的厘革,是资源市场平衡权责结构的厘革。如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所说,不能由于危急就克制改革,要继承鼎力大举发展资源市场,这一点不容置疑。
http://www.simu001.cn/x120781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7 11:53 , Processed in 0.38809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