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6年的环球经济格局,将来四年下行期是无法改变的,通过各国之间的博弈,可以或许改变的只是走向效果的过程。 & t/ j, Z5 y: R4 L
. j6 w4 y7 e. Q2 [- O2015年之后,我们注定要在经济分析的框架中参加许多博弈和国际政治的因素,这是中周期回落的效果,也是康波阑珊向荒凉转换的宿命。
/ r- r* x# ^* G1 X2 {9 P, X' Y/ p! L& t& [" ]# k# F3 U
以是,2016年的变数只是在于反抗中的过程变数,而不是在于宿命。
( J, I6 v5 L- d. b3 e) n3 u D7 P# I \; L7 r/ N% ]
环球因资源而分裂 ) J4 l, X" E- a' k/ t9 T& K, E
6 I1 ~7 {$ v0 }
2015年,就是环球中周期的迁徙变化点,货币宽松和增长都到达边际高点。
8 \) D% ?$ C5 E' u2 t O. A0 n
~: T) r: i1 A, R7 C' q) f/ k而此时的资产代价却严肃分裂,股债的泡沫和大宗的暴跌并存。 a7 s1 q, s" F$ F5 y; ]6 m
1 z- i+ \5 I9 R9 p3 ]8 [
这种分裂现实上分析了天下经济复苏的极其脆弱性,主导国美、欧和追赶国中国都从低资源代价、高资产代价中获益。
- s+ R' s0 ]* q0 n6 p" ~8 d$ \+ U! r
但资源国却被压抑到最低点,云云下去,必将导致整个体系的不稳固。 " ^" D- A/ I. r& x
5 W. f3 R: p5 p! h这是当前环球经济中的核心风险,也是我们分析2016年的根本出发点。
) S; F$ S. ], }. U# Y/ F4 ~3 G0 E6 e0 Q8 r8 M @. a' T
中周期高点之后,环球肯定会体现出分裂之像:一方面,对资源国的压抑必将导致其反抗,俄罗斯必须为寻求能源的定价权而积极; 0 s2 E, x9 K% u: E# |* o
1 M9 m; q; f: f另一方面,美国复苏已经走到高点,怎样即维护美元本位又维护复苏势头是美国的核心诉求,美国的核心风险是资产代价; 9 x$ m$ {! u) a
: Z" N3 j: C# {' ^! s# W8 R5 x6 Y7 e
而对于中国来讲,产能周期的连续回落已经开始显现出显着的负面影响,怎样维持经济稳固,为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起推进夺取空间是中国的核心诉求;这就是天下经济的大格局。
+ L: R; L% |+ t" E3 b- H8 c1 t9 u+ A" s: V, D
资源国必要逆袭 : A7 K+ t$ B$ s5 W% _
7 _! P5 L4 v/ @; M! @/ b9 s在这个大长处格局下分析2016年的天下经济要从两个角度出发,第一个角度是我们刚刚提出的分裂。 1 x. v7 a) a& o% I
+ w+ F l) G4 M5 U
第二个角度是逆袭,2016年与2015年经济配景的差异是,2015年环球都处于第二库存周期下行阶段,这也是导致资源国被压抑到极限的周期因素。 - X1 o) a) v( L
6 l3 x( ~) l- b5 R( E% r7 E N9 L
而2016年,从中国开始,将睁开第三库存周期复苏,这是对原有趋势的一个修正,以是,体系的瓦解总是要履历一个反复的过程,而2016年恰恰就是这个逆袭阶段。 % ~5 G$ P3 i+ g: j& J. J& c
- T5 h2 ]. A3 g# c6 n/ W, ~8 B: |
2016:在分裂的状态中把握逆袭
2 J$ P3 I# e* n/ X) [) `! y' A" W/ T0 K1 F$ t$ L
西欧中俄自身有差异长处和状态,但2016有一个共同的长处,就是为了连续复苏效果而积极,从而在分裂和逆袭中各方都有相互妥协的要求。
# R7 _( e& E1 p2 }- i* C
0 K1 C: z. T# P9 H# {" t. V在周期回落的过程中,随着各国力气的减弱而更加自我掩护从而环球走向分裂这是大趋势,但各国各自的长处诉求没有和谐却都难于到达,主导国必要给资源国一次逆袭的时机,以防止体系的瓦解。
) [, l1 S3 G0 s9 w! W- Q; z, A. ] X1 \
以是,2016年的分析框架是在分裂的框架中把握逆袭的时机,而这必要各个国家间的政策和谐。 % J4 C& S' F) G7 h
/ T$ q* P* S' t/ N3 A主导国的宽松与变数
; J2 \$ z$ S8 @+ @; \4 ~! t. x! c
美国作为天下经济的主导国,也是当前复苏的核心力气,其核心诉求是在中周期回落的过程中只管维持复苏的可连续性,而美国的复苏中最显眼也是其最脆弱的环节是什么,就是其资产代价。
; l/ q! O: G% w ~' O% s
; g8 l, B% `. B2 {' z9 j在运动性主导的复苏中,劳动生产率的进步是有限的,而在云云低迷的商品代价配景下,固定资产投资也是不大概有连续性的。 % H; \* v, S, @8 B! }/ U8 o# K4 t
% v; ^% {# J& B- t, H, U7 a4 D$ s
以是,美国的股市和债市肯定存在泡沫,这是其最脆弱的一面。从这个角度看加息只是一个权宜之计,不大概存在加息周期,美国的货币政策大方向依然是宽松,只不外这种宽松的效果越来越弱罢了。 ) |+ X/ G4 L6 P, E
5 x' [9 [, y0 ~8 o3 V9 L8 ~$ O
因此现在看,在12月之后,美元仍然临时不会出现连续强势的根本,只会因欧日的短周期回落大概连续宽松而走强,我们判定这将在2016年中期发生。 * t) W/ P; W( A( D! e
! O9 b/ s, W! I+ |- f2016年的欧洲原来就是库存周期的回落阶段,巴黎变乱大概会使这个历程雪上加霜,从经济的角度看,欧洲必要进一步宽松的过程,从政治的角度看,巴黎可怕打击大概会促使欧洲进步参与中东地缘纷争的速率和深度,加速石油欧元战略实验的步调和进度。 ! ] M; D8 u' X2 j5 D
) q2 n- w. i1 I+ W0 F4 O$ w但欧洲的终极诉求应该是维持同一和稳固,从这个意义上看,欧洲对2016的格局仍属于低位自保状态。 * N# J% Q" p8 z' P) }+ w9 ?
6 Z& `& `0 c) b( b! k& F
作为天下经济的追赶国,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起是中国对外的核心诉求,但就2016年来说,中国的核心诉求是国内经济的企稳反弹,这既是经济周期天然运动的要求,也是国内社会稳固的要求,货币宽松和财务政策连续发力都是不可克制的。
- v. j8 @3 J9 |7 B* S& e: t! {& ?, E3 q
偶合的是,周期的运行到达了第二库存周期底部,2016年将出现第三库存周期反弹。
& h% V$ Z, t( a" c
$ l/ \5 t Q/ e2015年,汇率和资产代价的颠簸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人民币参加SDR之后,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均衡显得更加紧张,但是正像我们所说的,2015年无非是在货币宽松的配景下怎样维持汇率的稳固,这显然与通缩的配景有关。 , Y" y+ `* q8 X
0 Q" k, |' }6 L1 A7 Q/ t
而2016年,一旦如我们所判定的库存周期出现反弹,通缩的预期大概到达边际高点,此时货币政策的预期大概发生相应厘革,这有大概在2016年上半年发生,在这个配景下,会否引发资产代价颠簸,从而波及汇率稳固,大概是2016年的核心不确定性。
1 ?1 O8 n) V8 S# V
7 B; K, ~8 o2 p& b& r! Q% d资源已经成为国际长处分配的核心
8 I5 Z& L4 j' C# T6 I+ i% g. z4 P @" M% Q$ u
对于以俄罗斯为代表的资源国而言,在已往四年的资源熊市中不绝式微,汇率和资产代价都遭受重创,这迫使俄罗斯必须为得到资源的定价权而积极。而2016年是第三库存周期的开启之年,能不能在这个时候稳住商品代价将是一个紧张的迁徙变化点。 3 o; ]2 K# _$ B( j+ @3 U9 ~( h# [
' s5 q! T- {/ e2 Y- O' K- ^8 t我们前面提出,在已往几年中,资源国的式微和主导国的获益核心都泉源于商品代价的熊市,以是,2016年的国际博弈,核心当是围绕商品代价睁开,资源国肯定在得到资源定价权上有所作为,从而商品代价将是2016年的最大赌注。 " E. I- C4 K# q: L
! I `$ d' } q- T; w
当前已经迫近商品代价调解的极限,我们可以信任,如果在2016年上半年依然维持连续跌势,从外围资源国开始将依次发生体系性风险,从而2016年一季度开始,资源代价将是资产代价的核心题目,资源已经成为国际长处分配的核心。 * N' A0 B1 y" ]; g. I
% u8 f# C7 p t7 a; X5 ?7 G! _
资源代价怎样博弈,总结成三句话,就是供需看中国,货币本位看美国,地缘看中东。 ! Y. S& N P0 T$ c4 R4 h
; I4 K7 V7 \ v/ {) p) l
这内里的核心博弈是国际货币体系题目,美国固然力气在减弱,但仍要维持美元体系,而中国、欧洲,以致俄罗斯在这方面都有诉求,特别是石油美元题目,更是题目的核心,现在看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裂开将发生在资源定价题目上。 4 S0 @' R- Z& \! E; X
* U2 [% T9 ]7 x; w; G6 l2016:要资源照旧要军工?
% A$ P* X0 i' t2 e2 J0 g( s) q) e( j: T- m& i4 D: C9 F3 _
以是现在看2016年的投资,宽松依然是稳定的货币环境,只不外宽松的预期不一样,2015年,我们纵然看到资源代价的反弹,一样是预期通货紧缩,但2016年,资源上涨大概带来的是通胀预期,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区别。 V+ c& Z! j$ ] y1 q( e
4 W' o% u6 U6 E& D) U* Y以是资源触底点非常关键,如果商品反弹和中国库存周期触底在同一时候发生,则发生在一季度概率较大。 7 z0 s2 b5 \( O$ m* V
1 {: G2 ^' y( a: @6 C而从美元周期来看,2016年欧洲短周期将惯性下滑,欧洲量宽仍有须要,而二季度日本也同样存在宽松大概。
. e$ ]5 J* l* S. D K
4 r; w3 K+ r" x. j- t从这些角度看,整个二季度将是美元厘革期,也有大概是运动性变局期,以是,比力理性的状态是一季度商品触底,二季度后美元偏强,中国复苏必要确认,商品底部也要确认,2016年的一季度是一个核心博弈点。 & W; [9 l ~; C6 O- K
, I" W& v% X, S: r K. f2015年已经把资源国逼到死角,如果2016年一季度商品不触底,那会是别的一番情形,其时国际政治博弈将对资产代价产生巨大影响,大概超出经济分析逻辑了。对于2016年而言,宏观对冲起首就是要资源照旧要军工的题目。 9 P" Y. F m" \% j
. \" z! m p( K" `5 r7 X; T* C4 D中国:供给侧改革的实战意义
" R* b/ ?0 b: f: e9 ]: }
$ i! E A1 L$ U) R+ ^4 @& F对中国而言,经济复苏也是一个两难的题目,如果经济不复苏则不能扭转连续通缩预期,这是一条深度伤害实体经济的路径。
: o$ [, j: F6 J, V
/ e- x) b L. V! W! i如果经济明确复苏,则会带来通胀预期,而环球的通胀预期大概带来美元强势和资产代价颠簸,危及中国的债务题目。以是,中性的出路是以供给侧改革稳固实体经济预期,但又不能以需求刺激引导通胀预期,这就是供给侧改革的实战意义。如许来看,终极被捐躯的依然是资源行业和资源国。 5 X% Q. |" V \' p3 B1 U0 N
+ r) H9 N8 q; `% Y3 d1 [* V1 @! v7 R
资源国的宿命 9 @! t, ^# m% x/ f" d
/ u; x0 i* O5 L' P/ D以是,什么是宿命与反抗,以康波阑珊和荒凉的规律来看,在康波向荒凉转换的过程中,资源国终极将是被捐躯的,这就是宿命,2016年我们看到了的只不外是资源国在被捐躯的过程中怎样反抗罢了。
4 l- n; A2 I `( Q4 @; S3 M
0 n* h- _3 J, \这一点在国内看来,终极被捐躯的就是重化工业,这是汗青的宿命,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的肯定性。资源国的抗争,就是周期降落过程中库存周期的抗争,但这种抗争都无法改变其宿命。(泉源:老虎财经 作者:中信建投证券研究部董事总司理、首席经济学家 周金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