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会即将分层,你将会在第几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3 20: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不是鸡汤,也不是砒霜,只是从纷繁复杂的现状中,捉住背后的暗潮涌动,分析我们将面对的将来:

+ c+ a% c9 {* G
  社会即将分层,你将会在第几层?

% b! _, ]& Q* b! s* R. \
1你的下一代将被迫逃离故乡?

0 M. Q0 ]/ U: r& ?/ H7 u+ n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全部的也要夺过来。”

& s9 {$ \  O( O# j
  这句话出自《圣经·马太福音》25章29节,后人以此为典故,归纳了“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 M% w0 s& M9 K5 O% ~% w* H5 V& `. Y
  马太效应是凡间最酷寒的规则,却又无处不在。
( V; K8 W' H9 G
  当“逃离北上广”和“逃回北上广”的话题在网上大热时,公众号“都会数据团”发表了一篇爆文《逃离你终将衰落的故乡》。文章以各省生齿活动的大数据为依据,得出了一个暴虐的结论:
' m( q" V5 w2 l5 r; P' b, m- t; i
  多数市就像抽水机,不绝地从落后省份抽取劳动力,大概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就会像本日的日本一样,无数墟落和城镇凋零衰败,但东京和大阪都市圈繁华仍然。
$ O/ q" j: U9 g2 z7 J
  在生齿负增长的期间,多数市将绝不包容地吸干周边地区的血液,以便本身可以大概生存。暴虐吗?不,由于这是年轻劳动力本身用脚(投票)投出的结果。

. a% `  p. L7 c& I1 @
  (图片来自“都会数据团”)

  j4 B3 g1 x1 P$ W$ V! q9 @& B
  多数市拥有优质的政治资源、贸易资源、教诲资源、人力资源……这些优质资源吸引着无数良好的年轻人,而良好的年轻人将推动多数市的繁荣发展,从而让多数市获取更多的资源,于是形成了一个上风迭代的良性循环,这就是马太效应中的强者愈强。

" p2 X* t) {! w
  而由生齿迁徙引申出来的推论,则更加触目惊心:

0 d2 U: m; E; K& h
  你还能在这些选择(逃离北上广照旧逃回北上广)中夷由,分析你无比幸福,由于你们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大概不会再有任何选择的机遇。如果你终极选择留在了一个生存安逸风景如画的小城镇上,你大概会幸福地过完一生;但在你的子女到了你这个年事的时间,很大概他们有且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逃离他们终将衰落的故乡。
  文中所谓的“无比幸福”实在“无比暴虐”,由于多数市在攫取良好人才的同时,也在用高额的房价和户籍制度将千千万万的平凡人挤到繁华都市的边沿,将他们赶到逼仄的地下室,脏乱的出租房,直到他们梦碎的那一天,收起行囊,滚回故乡,然后他们的下一代再背起行囊,逃离故乡。

, y& J0 v# y7 B8 d. m
  这就是马太效应的另一面,弱者愈弱。

7 D# F$ f- y0 R+ ^: U8 m
; V* S. C7 M+ F  H" @; d
2越有钱收入增长越快!

+ h) x. a2 a* m+ i0 s
  《二十一世纪资源论》的作者汤玛斯·皮克提以为,当今的资源回报率已经大于经济的增长率,这将会导致社会财产向少数人聚集。
; p. t5 }5 X) _$ V. N8 m+ T
  也就是说,越有钱收入增长越快!经合构造(OECD)的统计数据验证了这一点。
6 Y( @$ r& B" _( g7 Q. Y* ]
  
. R3 n' `% S0 ~3 n4 T: J$ D
  迩来30年,英美等发达国家的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收入都有所增长,但是高收入群体(政企管理者、金融从业者、IT从业者)的收入增长更快。
$ `& k3 z. h  C$ c6 Y
  投资财产的积聚犹如滚雪球,同样的速率下,雪球越大要积增长越快。
) I! d; b8 S3 k
  

. t9 z( O3 \( U% z; {
  当王健林“先赚它个一个亿”的小目的刷屏时,你有没有算过:王健林身家2600亿,一个亿只占他总资产的0.04%,对他而言真的只是一个小目的啊!

2 m$ }* p! z: ?: e3 a
  而对于没有产业且年收入十万的年轻人而言,一个亿的小目的也不算太难,也就是不吃不喝工作1000年而已。

5 T$ C  R& E! q  t; ^& C0 K
3寒门再难出贵子

- E- N* }) m$ G
  1980年,一个农民家的孩子踏进了北大的校门,邻里乡亲都以他为荣。可他到了北京之后才发现:本身没读过课外书,跟不上同砚的谈天话题;穿衣搭配非常土,女生找他扛包打水,来由居然是为了让本身的男朋侪苏息一下;做个自我先容,也被当众讽刺,说他平凡话讲得像日语;除了插秧是能手,他一样都拿不脱手。
* v+ [1 r# {; z: i9 w4 z
  就是如许一名农家子弟,他开办了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教诲机构,他入选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贸易首脑”,他的名字叫俞敏洪。

+ U' C/ x; W# L3 K$ S  k( J! x6 d
  寒门出贵子,窘境出英才,俞敏洪的人生履历誊写了读书改变运气的传奇。
8 ]+ \  f. H  S7 U, g, m

: P" l. o. J( M5 n2 m( |
  (俞敏洪照片对比)

4 a2 r9 m' @9 N, g; p
  但是,如果俞敏洪再晚生几年会怎样?
- q7 ?$ n; v4 l" o' b* x  n
  北京大学教诲学院副传授刘云杉统计1978年~2005年北大弟子的家庭出身发现:
' H0 d/ X! j) o5 P/ B
    5 A0 Z2 s8 b5 }' q" p$ e, I/ ]
  • 80年代中后期是农家子弟用知识改变运气的黄金期间,三成以上的北大学子出自寒门;: N+ q$ u6 I9 N
  • 90年代中期农家子弟的比例开始下滑;2000年之后,考上北大的农村落弟仅占一成多。寒门子弟进名校的通道正变得越来越窄。
    ; A* U" X2 m: R# V1 H# \
  农家子弟的名额都被谁占了?
+ A6 c! y. G" d" Q% W: U$ {5 w# w  K& ?
  权势巨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于2012年登载了一篇研究陈诉《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弟子社会泉源研究(1952-2002)》。陈诉通过研究50年纪据,得出了一个让全社会哗然的结论:

7 Q' X% n( k! ~% ^8 X/ W
    90年代后,考上北大的精英子弟比例快速攀升,这些社会精英只占全社会生齿的1.7%,却有40%的北大弟子诞生于如许的精英家庭。) e" H4 d, t: [& i/ H4 G4 T
  寒门再难出贵子,精英扎堆进名校,这是马太效应的又一次胜利。
* K/ c4 m& X1 `  S$ y0 q
  (为什么80年代是农家子弟的黄金年代?由于高考是1977年才规复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太效应日趋显着。)

2 |6 [: n( c. t  g/ i  k$ {0 c: y$ s
4绝望的底层,高喊读书无用
4 U5 e7 F" e. M" D" j& @. I. v) [
  前几天,有读者转给我一篇“亚洲消息周刊杂志”公众号的文章,标题是《底层放弃教诲,中产太过焦虑,上层不玩中国高考》。
7 `5 n3 C/ F6 J' l+ L# F8 O, g
  在此之前,我早已在朋侪圈刷到了这篇文章,由于标题着实太刺眼,而刺心的是,它反映的岂非不就是现实吗?
7 Q" X! a+ a. w9 s2 a$ j1 N
  作者余秀兰借中科院社会学博士后的一项观察得出结论:越贫困越认同“读书无用”。墟落贫困层认同度62.32%、农村中心层37.24%,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认同比例最高,于是作者用了如许的小标题来形貌底层人民对待教诲的态度——绝望的底层人民:干脆放弃高等教诲。
4 g! d3 |5 E6 Z: P9 X4 P
  作者的结论对吗?

# Q( d. l' \, z) h+ V# Y
  对。固然情理难容,但却在意料之中,不信我论证给你看:
8 A6 ?: Y- Y, g  f# }8 ^
    论据之一:家里越穷,读书的代价越高。
    ! N; g: i1 _' x
  2014年《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的一项陈诉指出:包罗册本费用在内,高中三年的学费动辄数千美元——这通常高出了贫困农村家庭一年的收入。

9 A  a) R3 @2 c' j
    论据之二: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
    ' Q5 O$ D8 _9 J' y' Y- g) L: Y
  2014年,瑞典隆德大学的薄家珉(Benjamin Lillebrohus)的一项统计陈诉体现:2012年复旦大学新招收的农村弟子占比为10.36%,同济大学占比18.98%,天津大学28.14%,吉林大学32.27%,西北师范大学59.85%,南昌大学43.68%,喀什大学(原喀什师范学院)56.98%。
& S2 S, q" L$ `% Z
  就像《南边周末》2011年的一篇报道中提到的那样:“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难以被逆转。
. z5 h: E8 g( z, o! ]( c
    论据之三:学校越差,越难找到好工作。# ^# \  |% u* C7 L" s
  当社会的教诲出发点越来越高,应届毕业生越来越多时,好工作的门槛也肯定越来越高。毕业生要面对的竞争对手,是人才市场中全部竞争同一岗位的人,以是对于三流大学的毕业生,“毕业即赋闲”已不再是笑话。

. P- ~$ w5 G3 M  m( d  n. k2 M5 f! N
  另一方面,无论寒门学子为上大学背了多少债,付出了多少代价,企业顶多只会体现遗憾,仅此而已。
2 Q5 n2 L7 A5 J! N' h
  对于底层人民而言,教诲的高资本,低收益,导致了他们对教诲的绝望。

9 I* m, r, @- o9 Y

6 a) D+ X( b* C- N
  ( 南边周末记者 翁洹/图)

: E+ |: _) I/ @" F# p
5海淀拼娃是怎么拼的?

2 l$ v, C  w/ m5 d2 D
  当“读书无用”的声音在底层日益高涨时,社会中上层却在教诲的投入上更加疯狂。

% D& r9 t/ i5 P6 h
  本年上半年,一篇名为《北京的无奈:海淀拼娃是怎么拼的》的文章在各路家长的朋侪圈疯狂转发。
" h4 ?, O, i/ G2 q
  当主流媒体炮轰课外班是造就应试教诲的呆板时,作者透露了他孩子在辅导班的课程:

) M7 t0 ~5 f  w$ v& P( ]9 |
  语文由北大的老师上课,孩子读的是《大学》和《春秋》,但许多内容讲的实在是汗青,而且是把中国汗青发生的事变与外国汗青横向对比,带有文化和哲学的发蒙。  英语则是新东方的名师上课,孩子从自然拼读开始,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讲英语故事。  数学则是国内985名校的毕业生讲课,小学低年级的奥数就足以让文科生缴枪,但孩子学会了就会有兴趣。
  作者称儿子天天早上七点半起床,晚上八点课外班下课,赶回家还要写作业,做完作业还要看课外书,一样寻常是儿童读物,一周读完一本,一个月读完一套,内容包罗科技、汗青、地理等等。

- S' _8 n+ ]. X& U$ _6 m
  大概你会以为如许的家长很暴虐,居然把孩子逼得那么苦,说好的快乐教诲呢?可更暴虐的是,全部的这齐备,都是孩子本身要求的。
  c# [9 d1 Q, ^  g3 L9 Z, m! ^5 N
  “一样寻常控制他晚上十点要睡觉,但他常常会比这个睡得晚,孩子才七岁啊!真的很担心,每次都对他说你不想学了课外班就不要上了,但他总是不愿意,他有一个目的,就是可以大概赢了老爸,要有他会他老爸不会的内容。”
  文章的末了一句话耐人寻味:乐成真的不是一代的积聚。

7 T' e  l8 g, _2 @/ O2 \
  更耐人寻味的是:龟兔竞走,如果兔子冒死向前跑,会怎么样?
8 ~: }1 E/ T! z0 q
  答案依然是马太效应。
$ h6 n( ~8 w% O+ ~3 Z4 Q
  

, \4 [( {' h, g& V7 n. X
6社会越发达,阶级越固化

6 b; T% U6 e; D7 m. Q- H" l
  《人生七年》是BBC的一部记录片,它选择了14个差别阶级的英国孩子,记载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从7岁开始,每七年记载一次,不停到他们的56岁。
" [) h: l& M0 t3 P$ ?2 V
  这项历时49年的研究揭破了一个暴虐的究竟:贫民的孩子依然是贫民,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阶级在代际间得到了传承。
6 Q& s5 |& L2 ]) l. L3 P
  7岁本该是个机动绚丽的年事,但差别阶级孩子已体现出了显着的差别。
8 J" [3 k* V8 x0 k9 x
    上流社会:John和Andrew就已经养成了阅读《金融时报》、《观察家》的风俗,他们明白地知道本身会上顶级的私立高中,然后读牛津大学,再然后进入政坛。
    3 }' ?# h; u% x+ R
2 s0 W, N8 d; k: H! X3 P* k
    中产阶级:男孩会拥有本身的理念,如反对种族藐视,资助有色人种;女孩则想着长大嫁人生子。
    ) a% f7 K! E% c
! T' Z3 a$ h% b# g' O  C, q
    底层社会:有人渴望当驯马师赢利,有人渴望能有机访问到本身的爸爸,而贫民窟出生的Paul,以致把“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当成了本身的人生愿望。
    ' k! e+ j! _) ~, q9 X
  49年之后,他们已是56岁。
( j5 H- J1 g0 i5 W
    上流社会:John成为了企业家并致力于慈善古迹,Andrew成为了律所合资人,他们的孩子继续继续着精英教诲。1 g: H, w0 i5 A/ K, N/ B% S
3 u9 N3 B, j, Y% `2 @1 Y
    中产阶级: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依然是中产,也会有个别滑落到了社会的底层。0 L/ R" G" a7 U4 h) _! X4 Q, F9 j
; w# ~. b/ f7 x5 O7 W! z4 k0 Q" O
    底层社会:Paul成为了泥瓦工,Symon则成为了司机,他们生了一大堆儿女,儿女中的大部门人继续在底层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0 N+ h' d$ h' J; L0 S8 G
  

1 N! {8 u* \% w+ K
  在一个百废待兴的社会,弯道超车,一夜暴富都成为大概,但社会一旦进入到发达又稳固的阶段,阶级的分化和固化将变得日趋显着。
1 P- B/ o; l$ H% g9 G
  哈佛公开课《公平的出发点是什么》中指出:“纵然是积极本身,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荣幸的家庭环境。”

6 J' x7 O; j4 C( ^9 ^9 x
  两位罗斯福总统都毕业于哈佛,“布什眷属”四代都是耶鲁校友,小布什在竞选的时间以致开顽笑说:“我继续了我父亲一半的朋侪。”

# ]' f" L+ L  T) S2 Y8 F
  上层社会的人脉、财产、精英意识、教诲资源等等,父传子,子传孙。

$ \5 i# v. @7 K( J- h1 w( Q
  而社会中下层的孩子,在公立学校继续了所谓的“快乐教诲”后,构成了新一代的社会中下层。但不管怎样,发达社会至少能为他们提供可靠的生存保障。

9 V0 P* x9 F* _
  这是社会稳固的另一种形态。

4 p4 l' E+ k& y
  

# s4 U$ f+ I5 R$ _4 y
7社会即将分层,你将会在第几层?

1 ?( B8 ?$ d0 Z" F) F5 D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荣获2016年的雨果奖。

1 m' n8 R) h0 {. g# J( `+ S
  雨果奖是天下科幻小说的最高奖项,堪称科幻界的“诺贝尔文学奖”,可《北京折叠》与其说是科幻,不如说是披着科幻外衣的社会隐喻:

. i% T& I; d; y+ m; I1 M1 L
  顶层操控规则,中层高节奏工作,而底层的贫民,将连被聚敛的代价都不再见有。

* N9 n5 t6 o2 Q' f0 o0 R
  当底层人民对着邻里乡亲高喊读书无用时,阿尔法狗已经克服了李世石,一场“人工智能”的革命正悄无声气地到来。

+ r6 C& ^6 M! f5 h5 f
  可以预见,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呆板换人”是肯定的趋势,当一批又一批“主动XX机”进入各行各业之后,社会对蓝领的需求将大幅低沉。到了那一天,那些放弃教诲的底层人民,他们的出路又在那里?
1 G0 ]! S4 A: H+ M. B" ?6 k
  这是当局要思量的题目。

0 \) b3 q2 W5 v' d
  而对于我们本身而言,更关心的题目是:这个社会另有冲破阶级的大概吗?

2 `7 c  V/ d1 f" p; G) @! }8 |
  有,固然有!

  i+ Q8 b$ P7 b% w# h
  即便是在阶级高度固化的英国社会,在记录片《人生七年》中,依然出现了一个人,他冲破了阶级的天花板乐成提拔精英,他就是Nicolas ——一个农民的儿子,他考上了牛津大学,然后成为了美国名校的传授。
- i" R- P* L9 |, q% m
2 J% v9 h$ R7 Q. ?7 i" I
  十四分之一,从概率上来算,约为7%。
3 O/ I$ Q% x1 ]- d" p0 y
  屡见不鲜,环球复杂网络研究权势巨子、美国物理学会院士巴拉巴西在《发作》一书中提到了如许一个观点:人类举动的93%是可以推测的,而剩下的那7%无法推测的人则改变了天下。

1 C! Z; u$ ^4 T8 P- {. A( m: v
  书中没有给出7%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但至少他给了我们一个启示:
9 J, U9 [5 }6 P0 V# X8 u( H
  天下上永世存在如许一类人,他可以大概逾越本身的家庭、血缘、环境,他可以大概摆脱期间对他的束缚,让天下刮目相看,这一类人被称为豪杰。
3 u7 c1 q9 G' E+ o/ G
  那么题目来了:社会即将分层,阶级正在固化,而你,能成为豪杰吗?

1 x6 C' ?$ j! F; \, X7 n5 K" }
  P.s
8 \( p2 m6 p1 J! H4 ?$ d
  “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这句话大概会让一些女生以为反感,但在《人生七年》这部记录片里,这句话用来形容英国中产阶级出生的女孩再得当不外。婚姻幸福的女人在56岁时依然神采飞扬,而此中一个婚姻失败的女人,则朽迈的惊人。
% i  `) R9 U' {3 ~4 W. p
  再P.s
$ f8 I2 G) k; L" Q+ S, Z6 y7 Z$ J, X
  问:为什么这个期间的年轻人肯定要积极?
- V7 D4 W7 t$ k2 N9 J. y: M
  答:为了在即将分化的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
" q+ S6 Q" a, |9 F! C
  如果我们不积极,我们的下一代怎么办?这也是我积极的动力。
http://www.simu001.cn/x113202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8-3 10:10 , Processed in 1.58206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