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70分的计谋就是投资者连续等额定投一只反映中国经济状态的指数基金,然后不绝持有它。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降服一泰半的投资者3 ` x8 R" s* b
(按理说应该是降服一半的投资者,之以是会出现一泰半的情况是由于从数量上说,失败的散户投资者在数量上更多而投资额度更少。一些略微逾越市场的投资收益是通过频仍地买卖业务来实现的,买卖业务费用把投资者的收益又拉下去了一些)
7 |4 k1 }( h; k* ^$ C别的,指数基金投资法很自制而且简朴。但是,自制而且简朴,在某种情况下也会成为缺点。& l4 s I" l0 D! S& b- E2 H
这有点像病人在医院用药,假如只是自制而且简朴的疗法很难满足病人的生理须要,他们须要浮夸一点。许多矫情的女孩不是对“多喝开水”这种安慰人的话很反感吗,投资指数基金的投资发起就像“多喝开水”这句话—固然它是金石良言,但是这绝对能让多数被发起者扫兴。定投指数基金最大的缺点就是无趣。
# e/ U G+ _& [; d9 G( u& z. ]0 l& ^% w4 \) w6 l4 I. a
从外貌上看,无趣对于一个投资方式来说无关大义。但是,假如这么判定就错了,人们无论对什么都非常在乎风趣性。各人都喜欢在探求一件事的规律性中安慰自己。人不喜欢做毫无规律大概随机的事,好比完全属于随机分布的事故,人们都会只管克制它,在脑筋的反应中会以为它很无趣。1 q {5 P2 h s( c
4 `+ U; x$ A. s X
假如认真在看这篇文章,你肯定已经有了反例了。掷骰子、买彩票不都是随机事故么?为什么各人都对这种事趋附者众?你说的绝对对。但是,真正对彩票趋附者众的人肯定不是把彩票当做一件随机事故来看的。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彩票周刊》之类的东西在分析下一次到底是哪个乒乓球落到荣幸盒子里?5 w) K$ P' H( P6 h1 \' j# w! e3 W; O
(我不是讽刺这种周刊,它们就像在说多喝开水时,再加上一句,“快点好,好了给你买个卡地亚。”这听起来风趣多了。而且办理了一些人的就业题目,还让大爷大妈们充满了对将来有钱生存的向往,我以为这不比广场舞差)。3 t8 N4 l+ ?* p. x
9 \' n1 r4 @ |) W. Q+ s假如只是毫偶尔义地从一个呆板里喷出写有数字的乒乓球肯定也没人搭理,彩票备受关注的缘故原由是,假如你猜对会给你几百万元钱。当人们面临一件极其无聊的事,但是这件过后边还隐蔽着巨大的优点的时间,大脑就想了一种办法—冒充这件事很风趣。
' S4 f( m; P& z% L* h) N8 R怎么冒充?也就是对于一件很大概是无规律的随机事故,人们会使用统计学给他造出一个规律来。对于这么做的人来说这是件很有成绩感的事。从医学上讲这种活动叫做认知毛病。
9 J# K- n0 E/ l7 w$ ?8 q$ c' Q+ P3 X* ]* T8 v3 c
固然,股票市场的无规律感要比彩票市场好一些,固然,传统金融学院派的家伙们总说市场是随机闲步的,而且这些人还时不时得到诺贝尔奖金,但是究竟简直与传授们的预计相差甚大。
$ Z% l& a" X9 h4 q' _这一次我们可以总结一下那些被统计学总结出来的投资规律,固然这违背代价投资理念,但我敢说,这比《彩票周刊》靠谱。
& u& g- R) x0 D! f) ^! H
, R4 `: E0 ~/ x1 G+ j* e0 {200日均线法7 W3 V9 y. G4 ]1 T7 Y
; k$ J. i& t$ i- n$ m/ k0 H
它怎样做
' `2 U( R! @. ]) J: _. Z2 w/ l% i$ h; |' W7 J4 i4 C
200日均线法很简朴,就是把某只股票大概某个代价指数在已往200天的均匀值连成一条线,就是所谓的200日均线。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人叫威廉姆·戈登,他通过盘算发现,从1897年到1967年,假如依照道琼斯股票指数200日均线,股票指数向上突破(也就是凌驾200日均线肯定水平的时间)的时间买入股票,股票指数向下突破的时间卖出股票,如许的投资收益在这70年累计大概是买入不绝持有的7倍。
- `2 C# n8 f5 [# b, u' U. @, ]4 u; C0 J$ d6 S
它有效么
" X u' V6 l7 ]( R
% r6 U# \5 W; x& v" b杰米里·西格尔传授用汗青数据验证了戈登的说法,而且在3个方面临戈登的说法举行了量化。突破的意思是凌驾1%,由于假如不是如许,股票代价变动只要和均线有打仗就算突破,那么投资者大概将要举行无数次买卖业务,不要说收益,全部的钱都会被买卖业务商收走。别的,就是在钱不在股票市场的时间,按照最低风险的国债投资收益来盘算。2 b. {) D- f( ^* ?
$ J3 X9 R9 O8 H+ a3 {& r* k在这些假设下,200日均线的统计结果还是不错的。其停止2006年从前的均匀投资收益率是10.21%。大概在现在,股票非常贪涨的情况下,投资者都不把这个年收益放在眼里,但现实情况是,这个收益率凌驾了股票的团体均匀收益率。按照经济学的叫法,根本上可以把200日均线法叫做“有效”。* L' u, x, i% s! ~: e# w
" k- X$ |3 V" c+ z为什么
: K5 G9 Y2 R, Q% Q3 \: r$ ]* m! {+ J9 d* [1 q8 N) ~3 }& t( C
200日均线法之以是表现不错是由于根据它的盘算,投资者应该躲避了1929年的股市大崩盘,那次大荒凉延长了投资者大概15年的时间。而在1990年以后,200日均线法则表现越来越差,在1990年后200日均线法的投资收益只有不到7%,而不绝持有法的投资收益凌驾14%。出现这种差异,最紧张的缘故原由着实是宏观经济的发展。9 R3 Z" O0 A; r9 k
这听起来有点希奇,但是是真的。在1929年的时间,资源市场会出现蹦极状的下跌最紧张的缘故原由是当时美国(以及举世的发达市场经济体)实验金本位的有限的光荣钱币体系,当局并不能随意发行纸币。假如市场上出现光荣紧缩,当局也常常束手无策。但是1987年的股市崩盘和1999年的股市崩盘,它们都处在纸本位钱币体系下,当局有大概通过放大市场上的活动性来刺激经济的反转。以是在1987年、1999年、2001年和2008年,固然当时的经济看起来都够呛,但是经济社会并没有像1929年那样长时间地出现令人绝望的荒凉。
5 ?' I. O* ~* u7 M
/ ^8 b7 ^" \9 o. U' O别的,固然从长期来看,200日均线法可以降服大盘,但这是在税收和买卖业务费用未予思量的情况下的观察。假如把这两点思量进去,200日均线法应该轻微差于买入不绝持有的投资方式。
$ t" ^& [; L8 Y6 I8 @3 `% @$ _6 _, K8 D* E; g
临界点法
/ [: ]8 N/ _; b( |0 w6 `4 a
: y, ~9 H% k5 z' Q( y- J它怎么做
& k' n0 U3 ` g
9 ~: `) _0 W1 {( @/ m我信任许多投资者都会接纳一种临界点法投资。好比,所买的股票上涨25%就卖出,下跌10%就买进。这么算起来,似乎在买卖业务之间投资者会有收益。但是这种做法靠谱么?- ^4 w5 ?# ~1 @
3 e M# M4 I2 |* o9 K2 r
它有效么$ v6 n9 m- R4 f( M. M4 S# H8 {
% _" j: ]4 q! Z( T7 @% o# y《华尔街日报》上就曾经有位老兄在2011年这么说过。当时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靠近1645点,较前一年低点上涨25%。这也是通常意义上的卖盘“临界位”。他发起在股票下跌10%时买进,然后在上涨25%时卖出,而且包管多年来,岂论市况优劣,这一规律“为高抛低吸操纵提供了有效的指引”。
6 }, T# F' @. L; V" E
, r2 S7 ]; U& U7 U5 b0 }于是,我不由得对这个方式验证了一下。我试着把这种高抛低吸的方法运用于中国股市,但结果令人绝望。
; H9 b2 b* ^& T# O- p( ~ b3 U- y& K' p0 C% a% Z
从2007年9月到当时,假如运用《华尔街日报》保举的方法,我总是有时机买进,大概有11次之多,由于市场不绝在直线下跌,而且许多买进的点位现在看来高得令人眼花;而同时卖出的时机只有两次,而且都出现在2009年2月。这还是假设这个投资者有无穷多的钱。假如把全部资金一次性投入,那这个倒霉的投资者就更惨了,他只比最最倒霉的那部分人少花了10%的资本。- Q$ q5 M7 _1 s+ h S- ~$ z
b. U4 K) ^' _& x) l7 p& D
着实这类简朴赢利法早就被许多投资者发现过,但是它们真的不管用。可以用一个极稳固的股票来举例子:菲利浦·凯瑞统计过AT&T在几十年间的涨跌幅,它们大部分出现在120到135美元之间。5 i6 i" T0 l9 M
$ E1 ?; I' X5 E: v8 `. @6 k假如一个使用临界点法的投资者,在1917年以120美元买入AT&T,要比及7年后才华涨到135美元,而且此中履历了第一次天下大战,以及战后惊人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荒凉,假如神经脆弱一点,这个投资者早就进场告终了。纵然他是个有惊人规律性的投资者,对峙到了1924年才卖出,赚到了这15美元,但那样做却恰恰错过了1920年代美国最大的牛市,由于1924年后AT&T股票代价一起上扬,曾经涨到过300多美元。
0 r1 W* B: j" D) W4 F
; t% E9 _% K: P根本上所谓临界点操纵法是一个有效的败家发起,它总是在坏的市场比长期持有者花更多的钱,而在一个好的市场,又不能到场。
1 `4 i" B8 ?# A; C5 ^6 B0 H/ G: j& Y" y' @
干脆就捡捡自制
6 M: Z" o4 y8 Q- w6 e* r+ D) y7 K/ M& G$ m0 z# Q, b2 Q+ ?
它怎么做
) F% v2 f3 j- w4 R* {, _ l, d# ^$ r$ ]8 \
市盈率也很简朴,就是股票的市场代价除以这只股票的每股红利。这个简朴的指标似乎非常有效,在各种衡量股票代价的指标中它真是最传统而且有效的一个。假如整个市场的市盈率都很高了,那么这个市场很大概是比力伤害的。# Q+ j3 p) R! ^& b5 H" v5 k
- z8 w; D6 {9 K; q1 `; ~好比在着名的1929年,美国股票的市场均匀市盈率是130,在2000年网络泡沫时期,许多股票,好比举世网络公司这种,一上市它的股价就涨到97美元,而这个公司根本充公益,以是它的市盈率应该是无穷大。! p% q; ^% L' N# _4 e
( m" G% W- F0 Z) c' a3 Z那么一只股票的市盈率是和什么比来分析它到底是高了还是低了呢?假如你是一个守旧的投资者,在投资股票还是债券上就存在一个比价效应,好比债券简直定收益高于股票市盈率的预期收益,那么这些投资者就会从投资股票改为投资债券。
2 h2 A" b" Z' ?, h( w3 n% z假如根据这个条件盘算,那么一个投资者大概会在市盈率为25倍以下时持有股票。固然假如股票代价更低投资者还会不绝买进它。
+ P6 G% n- Q6 K( @$ c0 s: z
1 p3 J1 s5 W. V1 `1 S它有效么
0 t1 W7 J% e7 E5 n' M& U4 O& m) P/ P' o5 w) B, @% T- s) b+ C2 H/ Q
根据这个原则,投资者在1900年到2000年,假如选择定额投资美国股票市场,不绝持有100年,那么他的收益率会有近10倍。假如投资者接纳在市盈率低时期分期买入股票其收益率则会到达13倍。如许算下来每年这个捡自制的投资者将多得到0.2%以上的超额收益。
% \3 W z. }; `0 n$ y9 g; K3 b9 t$ q8 X% x# R
假设一个投资者,在股票低代价阶段、市场低市盈率阶段和市场高分红率阶段买入股票,并长期持有,他的收益会比同期无选择地定投股票指数得到的收益多70%左右。
% X) |# [) e/ W8 v. O& y" Q9 `7 j5 }/ P$ H, l
但是对这个消息你不要高兴地太早,题目出在假如你是个中国人,那么这种方式根本就不得当你。假如按照中国A股的均匀市盈率,你只在股票市场刚创建时持有过一阵股票然后在很短的时间就卖出了(着实这里另有个题目,由于当时股票很少投资者着实很难买到股票)。你荣幸地在2005年持有股票然后在几个月后就卖出了。之后你看到其他投资者在牛市中折腾了两年,而你由于投资规律无法到场,厥后不绝到2011年你才可以买进股票。3 }/ z7 D: E0 ~* C+ V
3 Y, m0 x; t6 B/ Q5 G
这种投资法固然包管了投资者投入资源的升值,但是由于到场时间太短,投资者的赢利均匀到20年的时间险些可以忽略。
( K+ @" F8 H/ n& S0 h9 M/ K( Q& U" e, ]2 W
这个结论是,守旧的低市盈率买入思绪在新兴市场买股票根本行不通。9 x" {5 m$ k7 H9 N) f' o# E: u, z
3 V! I% b, E- _
时间投资者
; e. ^4 I p4 b1 F$ s* k3 f% y6 p7 h
它怎么做; _ Y5 X% i* Z9 Q7 }7 a% M
; A5 A) F' ~( S
一个投资者在每年的10月31日买进股票指数,然后在第二年的8月31日卖出。在其他时间购买国债,这种方法的均匀投资收益在11%,凌驾长期持有者均匀收益1%。这是1925年到1990年美国股市的统计。+ o2 r( k B' C% ?$ `. }$ p- ?
$ y/ j* q# l& t它有效么/ K8 C$ m2 |7 N' S7 Q
, Z* I% e7 _' l8 Z+ F5 b1 N着实这种投资法包罗两个时间段对投资的影响。一个是1月效应,一个是9月和10月效应。100年来,美国股市每到1月均匀来说上涨的情况总是好于其他月份,特殊是市值比力小的股票更为显着。而每到9月和10月,这两个月的投资收益总是比其他月份差。特殊是9月,它是唯逐一个均匀收益为负数的月份。而10月呢?大的股灾总是在10月出现。
3 ]2 [9 \" f: I) P# f: f! {4 [6 l2 a4 i/ `
1月效应许多人表明是由于美国投资者在12月会卖出赔钱的股票以避税,而在1月又重新买入股票,特殊是会先买入那些市值比力小的股票。而9月、10月效应到底是怎么回事,各人不绝也没有表明清楚。
8 C" o2 X) a( n4 l% Q4 l6 g; D( p& n* T" i$ k. d5 V- K
这种投资方式服从似乎挺高,但是也有题目,在1990年以后,这种时间差征象徐徐在消散,特殊是1月效应。这没什么希奇的,各人都知道的事,很快套利空间就被填平了。而在中国,这种时间征象并不显着。固然此中一个缘故原由是中国的资源市场周期性太强。 文/崔鹏泉源:第一财经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