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去产能已进入攻坚阶段,无论是钢铁、煤炭过剩行业,照旧作为与经济周期关系最为精密的银行业,纷纷表现“苦不堪言”。
( m& e7 w6 ?/ p" a: _
. ~1 a' |+ |( {0 Q对于银行业来说,一边是去产能的压降使命,另一边是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范畴不良贷款压力高企,处境之艰巨可想而知。有银行人士称,有些中小银行被压得喘不外气,只能选择退出。$ L2 u% L& u2 s% W Q4 G
, i" Z! L5 Y% |2 [4 ^- G0 F8 X中国证券报援引某大型国有银行总行人士透露,从8月开始,几个资源、能源大省的“一把手”切身带队进京要政策,盼望总行对于当地钢铁、煤炭等过剩范畴的优质企业予以关照,包罗不抽贷、债转股等。
/ w6 V8 j, `. b9 r% o! d0 ]9 \3 a9 p9 I% v+ m
这很轻易让人遐想到山西、山东省级高官反复奔赴金融机构路演的消息。山东省人民当局官网公告称,8月24-26日,山东副省长夏耕带队走访了人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创建银行、交通银行的总行,就山东金融创新、增长信贷投放、风险化解处理等事件举行了沟通对接。7 ?! W0 q1 r+ [/ Q1 L
: \! S+ h/ E; y) J# J& r3 r
不敷为奇,7月中旬,同样是围绕信贷投放标题,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领导山西七大国有煤炭企业和两家民营煤炭企业在北京金融街举行路演推介,包罗各大银行、基金公司等在内,高出200家机构投资人到场了路演活动。王一新其时表现,盼望优质煤企的存量贷款能得到正常接续,发行的债券能得到积极的认购。他还称,山西当局力挺的是山西优质煤炭企业,对于僵尸企业绝不护短,绝不会忽悠各人去追加投资。
6 u7 U0 O# W5 f. g8 q3 I0 x
6 e9 l, I* O m" x银行资产承压 债委会应运而生3 j$ j; c x1 r6 o; I
+ R; f: k: N6 x) i. K+ y* H# |在钢铁、煤炭企业债台高筑,银行“压力山大”的配景下,各地的债委会应运而生。中国证券报提及,多家钢铁、煤炭企业的负责人直言,债委会的最大作用就是稳固预期。由于银行间缺乏沟通协商机制,单家银行的“个体理性”举动极易演变为银行业“团体非理性”举动,末了的结果只能是“多输”。1 L3 G7 V& ~$ S) v0 M
不外,一位国有大行人士称:“债委会是特别时期的产物,各干系方都不轻易。除调和划一办法、调和自己的上下级行外,还要调和地方当局、民间借贷的债权人。这些担子都压在银行身上,银行偶然心有余而力不敷。”
3 M% g* a# C9 Y& D8 H* O) k' e) ^0 y6 S) R1 S* h/ u8 ]. f, b
中国证券报援引某股份制银行太原分行人士称:/ A( o. ]/ x* c7 H1 U
. ^. A' t- k) n, c遇上扛不住的企业,银行就要抽贷了,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尤其是那些总行不在当地的银行沟通起来困难,大概某些银行绕道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来告状,债委会再划一办法也没用。每家银行的具体环境不一样,有的银行做的是抵押贷款,有的银行做的是光荣贷款,做光荣贷款的肯定更担心风险。
0 g2 `4 e6 B9 w% x% ^* g4 S$ r0 x; d
而现在,穷究债委会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困难,根源照旧银行的资产质量承压。据中国证券报,多位银行业人士坦言,现在个别钢铁、煤炭企业债台高筑,无法归还银行贷款本息,别说完成去产能的压降使命,贷款坏账已是“板上钉钉”。( _, k4 o. e4 U2 Q+ [
* [5 F8 Y* s/ _! o/ }' @各方承压之际 地方当局频出支持政策4 j: K/ e; u: ]) m
! G" N3 F. l% f& p& T$ ]在省级高官纷纷出头之前,山西和山东已经相继出台规定,明确克制金融机构对当地大客户举行片面抽贷、断贷。* `2 x) y. a* w% ~
; b# Z8 A4 W N
6月中旬,山西出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实行细则》,要求金融机构确保煤炭行业融资量,克制对省属七大煤炭团体抽贷。此中称:积极夺取各金融机构总部支持,对优质煤企和自动去产能、有肯定清偿本领的煤炭企业,通过实行调解贷款限期、还款方式等步伐,优先予以支持。确保2016年对省属七大煤炭团体不发生抽贷举动,力图整年煤炭行业融资量不低于上年。; m" m) |3 g3 {
! @8 o% R5 U$ J7月初,山东省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规定要美满和落实大额授信连合管理机制,严肃查处银行片面对大客户举行抽贷、断贷和停贷举动。# r7 Z. d5 u) Z- u/ a4 I: B
# M1 }) [1 W9 c# ~
别的,河南克日也出台了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二十条”。在资金投放方面,二十条步伐要求加强对重点范畴的信贷支持,确保整年新增贷款高出4500亿元,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确保贷款增量高于上年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