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亚投行首任“掌门人”面纱撩起。此人实在不寻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4 00: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size=1em]这位彬彬有礼且行事老练的“前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和“前亚洲开辟银行(ADB)官员”,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法语也不错。用数名与他打过交道的人士对他们的形貌,金立群是一位绝佳的“与夷狄人打交道之人”。英国BBC指,金立群是少见的人才,具有国际视野。
据悉,金立群是一位亲英派,与英国人交换时喜欢引用莎士比亚的桥段;他还向法国人报告自己多么迷恋法国的文化;而他跟德国人说由于他们诚实以是自己最喜欢他们。
/ \/ B0 i6 t$ U& Y9 E

( n" n; u% t/ d( `3 O$ V  }( q& a+ z& r
2014年10月23日,就在21个国家的财长和代表在北京签订筹建亚投行备忘录的前一天,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董事长金立群离任,而他的新职务是财政部亚投行准备组组长,同时也是现任亚投行暂时多边秘书处秘书长。

3 i% H" _, ^' ^9 \  B" M
8 P. ?0 l: B, k, S" m7 G' o5 e
作为一位老财政人,金立群履历深厚:历任财政部天下银行司司长、财政部长助理、财政部副部长。1988~1993年,金立群曾在天下银行任职副实行董事。2003年8月1日,金立群出任亚洲开辟银行副行长,任职5年。他是第一个以副部级高官的身份出任亚开行高管的中国人。金立群因此被外界以为将成为亚投行的高管。
' V/ {. D4 H* u! K: c/ y9 Q" u

& j- Z0 c  r! U
金立群1949年8月出生,系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文学硕士,1980年结业后直接被分配到财政部工作。

9 s& a! H9 I  q- y0 o" @" e( a/ |
公开资料表现,他在中国财政部有着23年的工作履历,此中包罗在天下银行实行董事办公室工作6年的履历。1984年至1998年,历任财政部外事财政司副处长、财政部天下银行司司长、天下银行中国副实行董事、财政部长助理、财政部副部长等。
: K% i0 T5 e% t2 N; o
以后,金立群在亚洲开辟银行(下称“亚行”)继承副行长5年。2003年8月1日他出任亚行副行长。2008年9月,被任命为中投公司监事长、党委副书记。2013年5月,他从中投公司监事长一职离任,出任中金公司董事长。

% t$ e( z: Y. I: S6 c7 {$ A; C# p: n6 I: r
掌门的自白
1 c6 E2 I7 }+ b5 U3 Z* b+ X6 E6 l

7 _$ \, d5 t$ T# g5 t5 l
金立群:许多人对我有误解,以为我只是读外语出身的,但你看我这里的书,除了经济和金融方面的册本,其他满是中国的古典文学以及哲学。红楼梦全部的版本我都有。我奉行两条,第一个就是读书。我以为如今许多人不读书,至少不是认真读书。我读书是绝对不会什么书拿来都看,像我家里的书架,这本书必须具有永世的代价,否则不会上我书架;第二个,要以驳倒的眼光来读书。唯书、唯上,这是中国人很轻易犯的错误,我是不绝挑衅,不绝提出标题。我当年在美国波斯顿大学读经济,要想留在那里攻读博士也是有大概的。但是,我没有在美国读完博士,国家要我返来,我就返来了。经济学根本的东西我都读了,但是我没有一头扎到学术范畴的深海里,没偶尔间去搞太过理论性的东西。作为我来讲,须要经济学方面比力全面的知识,但并不须要太过的学术性的东西,更紧张的是政策程度,看标题的视角。我最高学位是硕士,是在北外拿的,而且是在结业以后补的,由于我们结业时,学位制度还未颁布。以后,为了拿到学位,我又专门写了一篇论文,是研究语言学的。学校给我硕士学位,这是我真正货真价实的,整日制拿到的学位,不是混日子拿到的,那种混日子拿到的博士我不要。我不求浮名,我硕士就是硕士。固然,财科所也请我当博导啊,河南大学请我当英国文学的博导,为什么我没带一个弟子呢?我如今没偶尔间,我要对弟子负责,我带弟子我就要努力去带这些弟子,如果我退了能空出时间来我可以带。我写的东西都是我自己写的,每一个字都是我自己写的。
* H( x6 A! w2 h! _
. t" J$ Z( c+ u2 K/ `
读书、工作,都须要时间。时间怎么来的,第一个,要看你整个人生中心怎么利用这个时间。在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的范围里,每个人能发掘出来的时间是差不多的。但是,如果是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时间跨度来看人们所能发掘的时间,那么人跟人的时间差别就大了。我有一次到杭州去,等飞机腾飞,飞机在跑道上延误时间,人们都好坏常烦躁,整整六个小时。在这个时间里,我写完了一篇文章,这个就是一个例子,时间哪来的?许多文章,我是怎么写的呢?飞机上、火车、旅店,只要坐在那儿,我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以是说,当你看一天,时间差别不大,当你看十年,时间差别是很大的。时间就是这么来的,每一天都会过得比力故意思。
3 ~5 _6 V1 z, p, F, n
/ n) f4 n# w) ~) m; W! [6 s# q
掌门的观点
. U: d' \2 u2 C# I

7 Q% c9 J# I$ T
中国企业在国外肯定要遵纪遵法,肯定要把变乱做好,让人家能信托你。如果有一件事做不好,会影响整个中国企业的形象。
# G( F% R9 o/ h* n/ \
+ z7 O- ~8 V8 h$ G% J) U7 M( Z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并积极往代价链上游移动,而不但仅是寻求短期的长处,这对中国经济久远发展有更加紧张的意义。

, w- n  S6 A2 R3 {  N6 }& w
  S/ M: j" ]+ Y
如果中国可以提供相应的商品给国际经济,这些产物不可替换,大概像稀土一样,短期内不易替换,就不消担心他们实行贸易掩护主义了。
# w. z, d9 \- ~/ g: H, H; T
$ v( K! Y' Z! e2 Y, ]; H8 B
我以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就要夸大贸易思量,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谈什么战略啊,把人家吓得半死。应该表明我们有资金,有产能,到你们那里去开厂办企业,淘汰贸易方面的摩擦,到你们那里去创作育业机遇,不是很好的事吗?就是要在商言商,不要去增长人家的顾虑。着实我们的企业出去没有那么多目的,却说得人家很畏惧。还不如直说:“我们出来就想赚点钱么!”
% |- k3 p, X# \$ }* f8 S$ \0 N
# n% |, i" F, ^* ]$ f$ K2 ]
要淡化国企和民企的边界。我们似乎不停在夸大这种意识形态,仿佛两者一个正出一个庶出。如今不能像从前那样“划身分”,我们都是中国人,讲到企业,都是中国企业,不要说什么国企、民企。中国对外宣传的程度要实现真正的进步。
- Z% g7 _  g: U& B4 x

5 o& v* J  u- t5 R9 S9 z0 a8 J
如今中国有一个风俗,中国当局有两个手,是两手抓两手硬,一个是无形的手,一个是有形的手,这两只手都很强,我以为应该让企业、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肯定要意识到,转型一定对中国经济增长要素的配比和调解提出挑衅。当局不要太多地直接卷入此中。
# \2 H/ N! ]9 g* v( [4 w  X5 J

9 P1 B( r8 j( |) u
中国如今并不缺少资源,但是所谓各人手里有钱,在银行里有存款,但是,钱不是资源,这个概念肯定要搞清楚。钱肯定要颠末肯定的情势,才华让它转变成资源,真正起到作用。别的一个标题是,我们这些钱转变成资笔飘后投放到哪儿去?是不是再去搞许多的根本办法项目?经济的发展要均衡。如果只是根本办法一头独进,而其他部分的发展跟不上来,这些投资就不能产生精良的效益,会是很大的浪费。

4 `5 g& j! b4 c8 D
+ T( O2 O! J9 Z" @# X5 a7 f" `  k& ~
加强资金分配的市场导向作用,鼓励创新,鼓励研发,掩护知识产权。不掩护知识产权,中国的转型是做不到的。中国人提出一个标题:中国为什么没有乔布斯?乔布斯代表的是一种市场的力气,代表的是创新。这个标题表明白人们对中国缺乏创新的担心。
  q  C4 J. r0 g. m

' o6 l! w( C* e2 b" W4 }
我以为中国的乔布斯是有的,只是名气没有那么大而已,我们有些民营的企业也是叱嗟风云,做得也不错。但是,确实是没有乔布斯那么大的影响。乔布斯死了,为什么乔布斯死了?由于苹果机给地球上的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福利,天主有点儿妒忌,天国里的电讯都没有那么发达,请你到天国来吧。

2 q# u1 j+ X, V3 w3 ^6 d
" C" }! [$ |/ K0 b$ ?
乔布斯走是功德还是坏事?固然对苹果来说不是功德。但是我信赖乔布斯活100岁、200岁,也不大概让苹果永久取得这么大的光辉业绩,肯定会被别人所代替,这就是市场经济的魅力。我们关心的不是乔布斯是不是死了,关心的是不是可以大概做到一个乔布斯倒下去,千万个乔布斯站起来,这是中国须要思量的标题。(上述综合自网络)
. Q4 ^/ a4 f8 m/ q1 o  {, L, @

9 Z; r2 [1 M- `
掌门的八卦(此部分转自"何帆研究札记")
, ]5 D- H9 s+ d8 k, A
2 I( K' _% c4 D- N9 E9 O6 N
AIIB是一场赢得连中国人都感到不测的胜利。欧洲多国抢先恐后地投入亚投行度量的那一刻,终将被记入史册,堪称为经典战役。作为幕后的最大功臣,金立群把纵横捭阖、远交近攻的智慧发挥得淋漓风雅。英国《金融时报》如许形容身负主持亚投行筹建重任的金立群是怎样分化欧洲的:他在已往几个月往来欧洲各国,说服它们参加该行。金可以大概讲流利的英语,法语也不错,彬彬有礼而老练,善于同西方官方打交道。! }4 X  U8 z  c" z% Q; Q
* c% b" }! J; G3 G
; V+ Q- S7 {6 d6 H" n1 Q7 J: I
最出色绝伦的部分是,“英国人以为他是一位亲英派,由于金与英国人交换时喜欢引用莎士比亚的话;他还向法国人报告自己多么迷恋法国的文化;为了媚谄德国人,他还跟德国人说由于他们诚实以是自己最喜欢他们。他诽谤欧盟(EU)各成员国的功力已在北京传为韵事”。
2 ]4 m6 \. Y* z( U1 K
) W9 H4 ?  W, [
“金融外交家”是国表里媒体送给金立群的美誉。但金立群的女儿金刻羽则说:“我爸爸不是喜欢外交的人”。AIIB的官方图章刻的是: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但其私家图章上隐隐能看到的则是:An Interpreter-inventedBank.

: L, A& ]1 z+ H0 R& h. U# q( a' q+ i1 s- A6 y( G' }( |
金立群结业于文革后北京外国语学院第一批英语研究生班,是英文大家王佐良和许国璋的得意弟子。邻近结业之时许老的一位昔日弟子请他从研究生中保举一人去财政部工作,许老遂发起金立群思量这一方向。彼时的金老师醉心于英语和文学,故意致力于学术研究,对许老的发起非常夷由。但是许老认定“中国更须要经济和金融人才”。恩师的见解深深地影响了年轻的金立群,他终极进入了财政部。
) s0 r: u9 x% p6 {# x
! p: G  J5 K  b7 J5 b/ I; ~
进入财政部工作后的金立群,也并没有放弃英语和文学的空想,他在工作之余曾经试图翻译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 White)的小说《人树》(The Tree of Man),惋惜只完成了五章之后就被任掷中国住天下银行董事,文学梦暂时搁浅。
) ^$ I! V5 S- W- k
+ l2 [& c4 _3 ^! S/ A
《人树》一书是怀特周游天下之后,和友人一起住在悉尼田野农村的时间构思写作的。这本誊写的是澳大利亚一家农民在一片荒芜地盘上挣扎奋斗的故事。金立群为什么会对如许一本大段大段形貌澳大利亚农民生存的小说感爱好呢?

# S7 ^* V9 p( T6 j3 v4 [0 n3 ]% K0 K! \- P4 M
对于《人树》一书的创作灵感,怀特是如许说的,“当初我们来到悉尼的时间,生存在外貌上是云云的枯燥、丑陋、单调,我开始猜疑肯定有一种诗意隐蔽于此中。于是我开始去探求这个秘密的内核,这就是《人树》的来源。”可以想象,笃志于财政部噜苏工作的金立群,在读到这段话时会有何感想。
5 m4 Q5 \. }% u' ]9 g: W
0 `0 u5 [4 a3 a2 O, N0 [
怀特在澳大利亚也算国宝级的人物。由于在文学上的巨大成绩,他在1974年被评比为感动澳洲年度人物( Australian of the Year)。心田丰富敏感的怀特鉴戒翼翼地躲着闪光灯噼啪作响的照相机。在一封给友人的信里,他如许写道,“上周有件非常糟糕的事发生。一个选拔澳洲年度人物的构造盯上了我。国庆日我还得跑到墨尔本市政厅去到场一个官方午餐。我想他们已经把游泳健将、网球手、帆船活动员选了一遍,着实找不出别的人了。”无论在天涯还是故乡,怀特都仿佛生存在别处。
. c- I, c6 U9 R: Z" O8 v
: K% L: E/ p' Y6 ~7 P* }5 C
1983年,金立群的女儿出生了。他给女儿起名金刻羽。宋玉在《对楚王问》写到:“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外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金老师的学术梦终极还是在金郡主的身上实现了。得益于父亲浓厚的文艺情结和家中精良的英语辅导,郡主还在人大附中念初中时就通读莎士比亚原著,随后又到了纽约的哈瑞斯曼高中继承学业。郡主同班的14位小搭档有12位拿到了哈佛的登科,剩下两位分别接到了斯坦福和普林斯顿的关照,郡主当年以哈瑞斯曼高中总分第一的结果结业,赴哈佛修业。
) ?/ m9 E: g  l9 O$ X: m

' n( s- g0 Y4 H' |
郡主的本意是以汗青为专业,思量到从小父亲对她的人文熏陶,如许的喜欢并不令人不测,但这一想法却遭到了父亲的猛烈反对。郡主末了选择了经济学专业,并只用两年时间就修完了哈佛全部的本科课程,在25岁时得到了经济学博士,随后进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如今已然tenure在手,是LSE最年轻的终身传授之一。
2 y  J" v. S& E  W3 J  h+ _
3 X" T1 b1 o+ U$ W
郡主已经在《美国经济批评》(AER)上以独立作者的身份发表了论文。在那篇名为“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Capital Flows”的论文里,郡主提出了一个关于国际资源活动的新理论。恒久以来人们都难懂白环球资源为什么会从穷国流向富国,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率快,须要更多资金支持,按理说他们应该从发达国家入口资源以支持斲丧和投资,但为什么毕竟刚好相反,穷国在向富国举行资源输出?中国和美国就是最典范的例子。郡主以为,国际资源活动由两股力气主导:一股是传统的力气(standard force)使得资源流向那些比力稀缺的地方;而另一股是新兴力气(novel force)让资金流向生产并出口资金麋集型产物的富有国家。当后一种力气占主导职位时,资源天然就会流出依靠劳动麋集型产业的国家,比如中国,而流入有大量投资需求并从事资源麋集型生产的国家,造成了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
/ Q6 u' R8 e7 d3 I! G
. E+ x" Z( i; r. s' s5 ?
早在2012年的时间,郡主就与父亲一起在《金融时报》发表了《欧洲应向亚洲取经》(Europe should stop arguing and look to Asia)的文章,品评欧洲各国只会没完没了地辩说并发起他们向亚洲学习务实的精力,此中隐蔽的霸气已微微侧露。AIIB未来将走向何方也不是我如许的八卦小文可以大概推断,但令人欣慰的是,总算有人不再将自己当成一个观看者,而是游戏中的一部分了。

! O+ q( n6 H+ M' P+ J& {( a% h! i3 _% Z( J/ g1 W
泉源:坐井观天
9 f/ |; p* O. d/ |! O. S
http://www.simu001.cn/x119793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9 17:52 , Processed in 1.50534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