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如何抵御“刺激政策上瘾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4 00: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谓“新常态”,是自2012年末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领导人对现阶段经济发展状态的一个根本判定。
3 E' x/ L; G" H8 l用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话来说,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紧张特点是 “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经济结构不绝优化升级”,发展动力 “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 E+ K2 |* \( u) _- i& R: X9 Q+ x这个变化过程的难点在于应对“三期叠加”的局面,也就是从高速到中高速的增长速率换挡期、结构调解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M, H/ W" X3 N& l0 G" W. J( a
笔者以为,这个判定是合乎现实的。中国经济在实行改革开放后实现了连续三十多年的连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强盛了二十多倍。制造业发展起来了,生存水平进步了,劳动力素质改善了。7 w( v3 |# x' N3 {! _
同时,生齿结构和劳动力供求状态发生了根本变革,生齿老龄化趋势在强化,经济发展和资源限定和生态情况的抵牾累积加剧。" X8 W4 y: z, f  M+ T, @  j; s
显然,原有的粗放型依靠大量投入劳动资源地盘斲丧资源的高速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亟需调解结构优化升级,组建新的驱动方式。
3 K- G5 X/ I, o. K4 @  ~" c' p然而,在2008年那场席卷环球的金融风暴发生后,为克制天下经济陷入严肃阑珊,中国共同国际社会,推出空前规模的一揽子刺激政策,保持了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稳固了环球经济局面。
+ c, [. S; k  S; i3 |但也延缓了原来应该实行的本国经济结构调解,留下了金融资源脱实向虚、企业债务(杠杆)偏高、地方融资债台高筑、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一系列后遗症,埋下了金融风险隐患。/ V- {/ l: K4 b  B" U
针对“三期叠加”,中国政府宣示的引导方针是“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允许将发展理念从片面寻求经济数量增长向注意效益、以人为本和掩护情况的可连续发展变化。
" e6 N. g1 M) h早在本届政府伊始,西欧媒体就有所谓“李克强经济学”的三个支柱之说法,即“克制出台刺激步调”、“去杠杆化”以及“结构性改革”,其焦点是向市场放权让利,引发创新活力。  r+ b3 B8 ]$ l6 y+ o# J
在本年三月初召开的十二届天下人大四次集会会议上,中国总理在政府工作陈诉中确实重申了上述政策理念,坚称以“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来应对“连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不搞‘洪流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连续推动结构性改革。”
$ L- V  u+ s% }8 ?6 F“提质增效,推动产业创新升级”,“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H9 K( g( k* T. P7 S8 [8 n  E
然而,比年来的财务金融数据,却出现了一个极具扩张特性的财经政策导向。自2008以来,每年的财务赤字都至少占GDP的1%。
! n. G% ?! O2 E+ m3 f4 w3 @在2008年环球金融风暴发生以后,强刺激政策出台,2009年的财务赤字猛增了6倍,达7782亿元,赤字率到达GDP的2.25%。以后两年赤字略有镌汰,但随后又开始爬升。
" R* N6 n& ]; R令人狐疑的是,在本届政府执政后的2013年起连续三年,纵然以可比币值盘算,每年的财务赤字额都凌驾了2009年的规模。而客岁的财务赤字更比前年(2014年)增长了43%,到达1.62万亿元,赤字率达GDP的2.3%。
5 ?8 C  d/ E/ N8 j6 ^9 A. h同时,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当年到期还本部分发行了总值3.2万亿元的新债券举行置换,并下高达6000亿元的新增债券发行额度。
# Y1 {! s* p+ o2 V. o即便客岁的财务赤字从规模上和相对GDP的赤字率上都凌驾了2009年的财务刺激水平,本年的政府工作陈诉仍然公布:“积极的财务政策要加鼎力大举度。+ x/ E1 j- S* u: \/ r
本年拟安排财务赤字2.18万亿元,比客岁增长5600亿元,赤字率进步到3%”,高于客岁,还要安排地方专项债券4000亿元,继续发行(数额不明的)地方政府置换债券。, K7 ^# N' L# ]( [
在货币政策方面,扩张也很迅猛,可以和2008年环球金融风暴发生后的刺激强度作比力:当年,中心银行从2008年10月开始,把存款基准利率从4.14%连续四次调降到2008年12月的2.25%,之后便按兵不动了。
+ X7 i! }+ B1 Z2 a而这一次,从2014年11月到客岁10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央行先后降息六次,把基准利率从3.00%一起低落到1.50%,降息幅度迄今为止已经与2008年那轮半斤八两,而降息后的利率更低!( r! D3 q7 L$ ^+ d7 _+ r& b
至于金融机构的存款预备金比率,当年央行在风暴发生后仅调降了三次,从2008年10月的17.5%降到12月尾的16.0%,幅度不外1.5个百分点。; G8 w9 y( \0 [2 V! g% H
相比之下,从客岁2月到本年2月,存款预备金比率连续下调了六次,从20.0%下调到16.5%,幅度是3.5个百分点。别的,在2008年风暴后,人民币汇率坚挺。3 r, _0 Z$ v, N8 y
而这次人民币的汇率机制在客岁8月就作出调解,币值对美元一下子贬了凌驾4%。7 H$ r% s3 c! a7 j0 {) q/ M
可见,中国央行这一年多来“准息汇三降”,货币政策扩张已经超出了2008年风暴后那一轮的强度。结果肯定是货币信贷供应量的空前膨胀:自2012年以来金融机构信贷每年的增量都凌驾GDP的15%,而在客岁更猛增到GDP的26%,险些和2009年28%的增幅强度持平。
7 b5 G9 u, f+ T4 P金融机构各项贷款额与GDP的比值,在2008年只有96%。在风暴后的刺激政策下,急剧上升到2010年的117%,之后稍稍回落。
% b7 x+ Y* K7 o. j0 l自2012年以来又再度年年膨胀,客岁已经到达GDP的147%,本年看来会继续升破150%。* u0 @$ |" b* q  w6 t
货币供应量M2对GDP的比值也从2008年的150%上升到客岁的200%以上。根据总理的政府工作陈诉,本年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余额预计都将继续增长13%左右。而现实上,本年初两个月的信贷环比增长率已快要14%。' C/ A( b/ \4 f" Y* M
从客岁政府工作陈诉提出的M2增长12%的目标被现实货币增长突破1.3个百分点的情况看,本年的货币信贷现实增长很大概会在14%以上,使M2对GDP的比值凌驾210%。
) ^0 E& \6 Q4 A( ~9 X. ?3 l+ E1 C- C4 `无论是从财务赤字规模照旧货币信贷放量来看,这一轮宏观经济刺激的强度比起七年前环球金融风暴后的那一揽子刺激政策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 s$ d. K$ q  |% b/ G  p; Y根据中国领导人的系列发言来看,“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经济引导方针应该是个共识,羁系者也知道“洪流漫灌”式的强刺激,无异于饮鸩止渴,是应该克制的。- U& a& q- t$ P7 d, j
那么,为什么在“经济新常态”的共识之下,决议上仍然无法抵抗动用经济刺激政策的勾引呢?
; M& m* f/ d2 R4 H从观察者的角度来推测,看起来精确的方针没有得到落实贯彻,以致被实行走样,无非有以下这几种大概的缘故原由:
9 ~1 `6 J' V2 t0 j$ d& B7 x" I第一种大概是羁系者自己在决议目标的优先决定上,尚有隐衷。三年半前,当本届领导从前任交班时,所谓“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正式写进了中共十八大通过的党章。
3 V# w$ A) S2 E" Q: K* Y3 K9 B此中之一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生齿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详细目标是在2020年,使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住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根本上翻一番。
: n  h  I. F; t7 W) {$ b) {假如经济增长速率连续下滑,这个目标就会落空,本届领导的汗青定位就蒙上阴影。相对于这个政治结果的担心而言,有关防范“三期叠加”结构性风险的经济理性考量,就属次要的了。
5 P- W9 \) z+ F1 ^% o2 Q# O; V8 S第二种大概是羁系者身不由己,被整个体制既定的路径或是某些群体的优点所左右了。邓小平当年的名言“发展才是硬原理”,点明白维持繁荣发展攸关着中国现有社会政治体制的稳固根基。
3 S7 I( N, t8 t/ r0 X) J6 R在决议步调机制上,巨大的财经决议,都是由中共焦点的中心财经领导小组决断之后,由行政机构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制衡根本属名义上的事后认可。
. s! s( `5 r% h( B7 {/ r在维护体制稳固的刚性须要和权利制衡的软束缚之间,扩张型的宏观经济刺激政策肯定成为唾手可得、随时可以动用的方便工具.
/ m- j* A( G9 K: J0 @& m7 ^* `于是,“稳增长”每每演化成了压倒齐备的“保增长”,原来“去库存、去杠杆”的政策意向每每被“增产能、加杠杆”的优点驱动所取代沉没。. O6 m' E- }4 r# N0 o. o
第三种大概是羁系者把握了尚未公开的经济资讯,云云决议尚有缘由。对中国官方公布的经济数据的真实性,各界早有猜疑。一种盛行的看法是,官方的增长数据每每在快速增长时期被低估,而在经济放缓时期被高估。
+ v- q) v( g9 C* u0 M假如现实上中国经济下滑的势头确如一些投资机构所推测的那样比官方数据所体现的情况要来得更为严肃得多,这一轮宏观经济刺激的强度就不那么令人费解了。
  P. ^: S3 J% e+ K1 W不管出于何种缘故原由,在“三期叠加”的种种困难和题目尚未办理理清的情况下,竟然会发生云云大规模的财务货币扩张,显然是令人担心的。9 X6 u: A% U2 T) @- {
从中国经济结构的根本面来看,经济的天然增长率显然已经低落了许多,而且将在未来5年-10年间继续下行。这个新常态已经是学界的共识。0 p2 C. l$ L5 P# ~' D
经济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在于尽大概将现实经济增长稳固在恒久的天然增长率水平上,而不是人为地推高增长。& D' y- {" e7 R4 W
假如错误估计了天然增长潜力,把天然增长率的下行误判为须要改正和抗拒的“严肃下行压力”,接纳种种扩张政策本领去太过刺激,寻求不切现实的增长率,只能造成经济虚火上升,杠杆不去反增,产业库存堆积更多,资产泡沫膨胀,僵尸企业横行,经济效益低下,体系性金融风险加剧,以致威胁到国民经济的恒久增长远景。
& D2 Q2 L! M* e9 b" V3 c: C4 Z$ c% H宏观经济调控应当服从自己的目标原则,把决议创建在对于恒久的经济天然增长率趋势的客观科学估计之上。决议所依据的资讯应当透明公开,理念目标应当明白刚强,言行划一,创建公信。
4 W) U0 B" N& P4 y% z在现阶段,怎样抵抗动用宏观经济刺激政策去保增长的种种勾引,从体制上确保贯彻精确的经济理念和引导方针,是比寻求中短期的增长目标更具寻衅、更为紧张的当务之急。
6 K% }% W9 l) V& k7 L3 K/ H5 U7 B泉源:FT中文网 作者:陆丁
http://www.simu001.cn/x121413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9 09:48 , Processed in 1.58554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