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虽然价值投资家米勒和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已经从理论上说明了股利政策对一个企业的价值没有本质性的影响,但A股市场近年来对高送转行情的热闹追捧似乎在讲述别的一种逻辑。 / v% I2 F4 `* H0 }- E0 h
在这个被投资者广泛看好的新兴市场,尤其在高成长企业云集的创业板和中小板,高送转的内在也许已远远超出了账务意义自己,而成为不少上市公司高增加业绩和大范围融资扩大的“冲锋号”。
4 E/ K9 A$ O, o 2 y5 N3 {' |9 I* U$ i$ ^
传递将来业绩“进场信号” ) K, ?" o# ?9 ^$ h! O
0 q4 y% g5 A; J4 n
作为西方股利理论中的主要内容,进场信号传递理论把公司的股利政策当作是包括了关于公司价值的主要信息,在公司与市场信息不合错误称的实际前提下,公司的高送转通知布告本质上是将公司业绩的真实情形传递给了外部投资者。 : G. l, L3 n* p+ }) x
8 s3 h$ L. a7 {+ `- O4 ~
较高的送转比例(如10送5以上)显示出公司健康的财务状态,如充分的成本积累和良好的盈利才能,也显示公司对将来业绩和现金流布满信念。此外,公司股价除权所带来的“货币错觉”也有利于股价上涨,从来带来市值的晋升。
( q0 L# X9 j* F r+ g( p- ~8 ~3 j
6 ?0 W* v5 v c" ^( Z 南边证券的研讨陈述以为,高送转股自己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现实的收益,而投资者追捧高送转股票,更多的是出于对公司成长性的看好,或是对管理层开释后续利好的等待。
9 U" R5 ^% U) H4 t! z2 w# `2 Z' Q- z
一方面,高送转的上市公司一般具有较高的成本公积和未分派利润,且昔时业绩增速也较快,这在必定水平上反应了公司良好的质量和成长性。 7 n; J% C0 i3 ?; o) o, J9 W2 Q' `
" B, m6 b2 o; u% E6 R1 H7 z 另一方面,高送转反应了管理层对公司连续高成长的信念,并希望经过股本扩大加快市值扩大的程序。这些因素都有助于高送转股票在除权后获得持续上涨动能,也即出现“填权效应”。 ( D1 a4 J2 K2 \
# Y! _) Z2 m9 t+ U. P2 Y+ o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高比例的送转股预示着公司业绩的高比例增加,除了在高送转通知布告宣布前后的交易性机遇,对投资者来说更主要的也许是然后可否经过业绩的不断增加实现填权行情。
# \ K5 s8 F8 s' U+ T k
- s4 [" f5 x: w }" X; U1 H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炒高送转就是炒高成长,公司经过高送转的决策向市场发送业绩高增加的进场信号,而公司股价随之走强,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 ]7 N& E ^/ D, t0 x2 q4 x% [
3 @8 N7 y4 [+ }# s9 l+ P 因为那些业绩平平、增加乏力的上市公司缺少丰富的成本公积和良好的利润程度这些高送转的物资基本,实现高送转的概率极小,所以从某种水平上讲,高送转行动是为投资者供给一个高增加企业的“过滤器”。 ; s z T- s: ?
5 P0 X* U* n9 I5 `7 o 在一轮完全的高送转行情中,至少包括了信息宣布后的交易性机遇和之后走出填权行情的成长性机遇。
2 X3 Q9 U- k3 z. P; \" s" x& b: O$ d6 Q9 u0 {
在A股市场,苏宁电器(002024,股吧)就代表了这种业绩不断增加,股价不断填权的经典模式。数据显示,苏宁电器上市至今,先后实行5次送转股和派现计划,此中4次送股和转股的总数在5股以上(每10股),截至昨日收盘,苏宁电器的复权价已经超过1000元。
0 p4 \* l' _: I) n: E* D' Q( C1 q3 d r) ~4 a3 Q
助力公司落实再融资 % b! Z3 j+ x) s, [, n
K% d4 G1 h( p. _- r" @, | 除了有利于保护股价和盘活活动性,对于有融资需求的公司来讲,高送转可有力地助推其顺遂实行融资计划。
$ W+ u0 x W" @% K+ g+ K, O2 x9 T. i% v8 f8 `/ J2 X' ~
1月5日,徐工机械(000425,股吧)在宣布H股发行预案的同时推出了10送10派1.2元的高送转计划,该做法与此前中联重科(000157,股吧)和三一重工(600031,股吧)启动H股计划时千篇一律,其背后的逻辑,就是为公司的海外融资“保驾护航”。 " o; i! L# O( }" v# f( i! @
# p& |+ M' W% J4 P
在2010年半年报里,中联重科推出10送15派1.7元的高送转计划,此利好有力地推进了该股股价上涨,从公司披露高送转通知布告的7月7日起至2010年11月初,该公司股价翻倍有余。从7.47元涨至最高16.66元(复权价)。
; ~+ o3 [0 {# h& T& X8 t" G: d) A( M( l. @0 @+ t
时代,公司宣布H股融资计划,终极,公司H股股价被敲定为14.98港元。2010年12月底,公司顺遂登岸喷鼻港成本市场,募资150亿港元。
- r3 c: ]. f$ T q+ d4 B( S9 q. [8 |8 S
A股股价的高涨,为公司发行H股奠基了良好的“高订价”尺度,这利于公司在募资金额必定的情形下,少发行股份即可顺遂完成募资。 2 j7 F( r' x+ x& W" m8 ]" `
9 m* O' b1 a( x/ r5 @0 u+ D% E 当然公司良好的业绩是其高分红的主要基本。 + O/ u4 q7 g* q; ^' z
( |0 \+ w. _$ T% E 鱼龙混淆 还需“擦亮眼睛” 3 X+ y- P& a9 p9 D% t! \
) m1 b8 |: o( R8 [# s. W+ \- K4 | 虽然具有高积累、高成长特色的企业实现高送转的可能性较大,但也不是每个高送转的公司都有相似的高成长故事。 ! N& ?! Q! b2 [- @# g5 |
' r& w- s% e4 v5 ?: Z 在A股市场,甚至也不乏机构借高送转题材边拉股价边出货的例子。一位业内助士就告知记者,有些基本面增加乏力的公司之所以还要实行高送转计划,是被深套此中的机构“逼”出来的。 ( A7 \' F, ^; t" e9 r, s( _
( i1 e$ R2 _& M. q1 k* P; {
所以,对于公司颁布的高送转计划,投资者还需联合公司成长性和股价走势等因素综合研判,对于此中的炒作“陷阱”不成不察。股票论坛 www.simu001.cn【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