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扣问了故乡的环境:化肥比客岁上涨20%多,种地本钱大大增长。全部菜农全部幸亏血本无归。本年严肃干旱,我家里的那点地盘已经浇了反复水,且不说这些本钱有多少,这仍不能克制粮食减产的大趋势。我父母的估计是,本年要减产30%以上,浇水少的,减产会更多。在我的故乡,一个最直观的效果是,往年卖粮食的,本年都不敢卖了。
& `7 R {0 i- Z* { 但是,物价上涨风起云涌。农民的收入低,根本无法维持。在我的故乡,60岁以下的人大部门都外出打工了,他们必须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持根本的生存。
0 w* q) }' \8 i2 F p4 ` 母亲对我说:“如果不是你们兄妹三个都有工作,我和你爸都去打工了。”1 W1 V; X2 ~; M$ c9 y
……
" i% L8 v, g4 r* Y, d 不知道该怎样表达我的心情!
/ `6 d7 f4 I( _7 H8 c ` 纵然到了这个时候,当我坐下写下这些笔墨的时候,我仍不能控制本身的伤心……不能自抑……$ c: N: f4 }# o4 B6 y$ }2 H
我的父母亲已是60岁以上的人……0 }& ]. o( \6 b% y* V+ k* ]
在我的故乡,那么多如同我父母亲一样的人,在外打工,以致逃荒要饭。在履历几十年的发展后,那块生我养我的地盘,依然在亲历苦难。我偶然对歌舞升平的氛围添堵,只是想说,在一个迢遥的我很认识的地方,那里的环境与电视画面中的情形,是有天壤之别的。
7 A, T% _& z5 n6 g d 在中国,下层的农民很难有话语权,他们的长处诉求无人问津。鲜有人代表他们语言,包罗那些被冠以农民代表的人。农民被高度边沿化。没有人有求于农民,由于,权利是衍生而来,与他们无关,因此,权利持有者无需讨好农民,最多给他们来一点生动的演出,安抚一下他们悲凉而无助的心田。- k3 T7 ?$ F+ C. @
由于缺少制度性保障,粮价、菜价上涨,中央商、间隔权利近来的人,赢利丰厚,农民只是赚取最菲薄的一点;当粮价、菜价下跌,中央商、间隔权利近来的人,消散得无影无踪,农民受损最重。
( X) r; i( x4 B$ [ D: K 民之伤正在于此。
+ Q1 o1 S" R2 h; p. S 农民所遭遇的题目,不光仅是民生题目,当他们虽勤奋一生而心无所归之时,粮食的安全保障在那里呢?——当民生话题不绝引起一些人越来越猛烈的反感时,我不得不从一种很理性但也很酷寒的角度去谈这个题目。
- }5 m+ e' S2 O& u! x t! } 我想说的是,统统因都将劳绩对应的果。 y) \* v" h$ u0 P% A; |4 u- m
藐视民生的效果肯定是被民生所藐视。. k: T# u, {7 G6 U( s; O
如果说,2010年三季度后的粮价、菜价快速上涨,颠末这次组合拳的打压还能有用的话,那么,在下一个时间点,几近用尽的行政气力,又将怎样应对更疯狂的物价上涨呢?
& a# {& `6 N$ t8 p( y3 D( x1 u9 d+ b 中国3月的广义钱币供应量余额已经高达惊人的75.81万亿元,这是统统物价上涨的根源。
~, L2 M/ S/ t* o9 _ 如果不对钱币的供应量加以控制,任何对物价的所谓打压,只能是以捐躯一部门大众的长处来满意另一部门大众的长处,而不能真正做到公平。打压菜价云云,加息亦云云。2008年上半年6万家规模以上企业倒闭的情形正在被复制。靠高利贷维持运转的民营企业在加速走向窘境,至于那些靠借美元债务维持的企业,更是在快速走向不归之路。+ F& P* n5 K0 J F, S
只管,都知道克制钱币迅猛的供应是唯一有用的选择,除此之外的统统本领都不大概产生实质性效果,但巨大的政府主导的投资已经全面放开,钱币供应又怎么大概受到克制呢?
& L& L# n* a- A 当75.81万亿元的数字公布出来,我第一次感动了猛烈的震撼,同时,升起对钱币高速贬值的本能的讨厌。
5 p, w, q3 k2 {. ~ b* c6 J 我担心的不是个人购买力的降落,而是我们这个巨大经济体将来的运气,由于,以上全部的这统统因素和各人都懂的因素,都在指向一个方向,一个了局。这是作为趋势研究者比力痛楚之处。提前看到了效果,而无任何改变之力。很多人说我悲观,但是,如果您也看到了趋势的演变,就会知道,我已经是多么的乐观!% e- C4 A" v8 l# g
中国可以大概实现自我救赎的唯一起径是藏富于民,只有藏富于民,大众才有富足的斲丧本领,才气从根本上管理中国内需屡拉不动的根本题目,消化过剩的产能。只有藏富于民,才气增补保障缺位留下的巨大缺口。只有藏富于民,中国才气真正具有实现自我修复和反抗将来危急的本领,才气真正保持可连续发展,才气真正实现社会的调和。这也是比年来我不绝苦苦号令的缘故起因之一。! w8 h: l+ n$ p+ A. I
在物价连续飞涨,继房价之后,房租又连续上涨的征象让无数民气神难安的环境下,有关部门还在盯着工薪阶级一点可怜的工资不放手,他们在个税起征点上的吝啬和冷血,让我感到难以遏制的愤怒。我在《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急改变天下》一书中写过:“1981年职工均匀工资约为每月60元,而起征点为800元,约莫为月工资的13.3倍。如果比照1981时的比例,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把起征点定为24600元以上才更具有公道性,才不至于沦入两年不到起征点标准就显得过低的困局。”
/ e' N9 L* x# S* m/ c' i- e 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把个税起征点正式由之前的800元,进步至1600元。而2006年1月1日时的广义钱币供应量(M2)余额为29.88万亿,现在已经是75.81万亿元!大众都能切身感受得到,现在3000元的购买力远比不上2006年1月1日时的1600元!8 V6 l: D7 o$ p0 n, I, V
而当下,竟然还在为3000元的所谓起征点进步而苦苦讨论。有关部门担心由于个税起征点的进步(确切表述应为免征额的进步),影响了对社会保障的投入,这是最可笑的一个捏词。把财产直接留到大众手中,是没有任何消耗的,而征税再用到社会保障的过程中的巨大消耗,那里会有直接藏富于民、惠及民生更有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