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李嘉诚撤资背后的中国4大风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4 00: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撤资风波闹得沸沸扬扬之后,李嘉诚终于在9月17日晚上初次做出公开表态。他通过长实地产2015年中期陈诉公开体现,将继承看好中国经济;本地以“一带一起”为中国重要经济战略,将创造无穷商机,预计香港也将因此沾恩。! f/ b1 Y& i$ f9 z2 l2 C
对于李嘉诚的这番表态,不知多少人是真的信赖了?也不知多少人依然不信?这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莎士比亚的一句台词:“是照旧不是,这是一个标题。”& j, C, W8 e; w
李嘉诚为什么“跑跑”?
' ]$ ]8 O7 i9 d6 r& k迩来一段时间,不知什么缘故因由,李嘉诚撤资大陆的变乱,一下子成了家喻户晓的标题,就连中国官方媒体也喊出“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标语,以致另有人发出了“不能让李嘉诚过桥抽板”的说法,让人以为颇为诡谲。! _! D1 ~. x( G. t1 B) U' c% ~" H# |" a  n
李嘉诚的出走,肯定有多重缘故因由,绝非单一缘故因由那么简单。坊间听说的种种缘故因由,想必“李超人”听了,都只会抿嘴一笑而已。但他绝不会告诉你,他的真实目的毕竟是什么。' n+ J  D; O4 t9 a% m; K' i
着实,“李超人”之以是成为高人,就由于他绝不会为了某个单一缘故因由而下大注或撤大注,肯定是颠末了深图远虑的综合思量之后才做出的撤资决定。3 F: V; P+ C) Q* Q7 }: G8 R1 k: ?
既然如许,各人就不要在某个单一的缘故因由上做过多无谓的“脑力荡漾”了。从宽容的角度来看,这充其量就是一次正常的商业活动而已。既然当年可以来投资,现在固然也可以撤资。许多的恐慌和责难,着实都是无谓的。
- |4 [7 N! T' E* ]; |/ a5 F至于提出“别让李嘉诚跑了”的官媒文章称,李嘉诚从前在中国的发迹,靠的是权利的关照,因此“李超人”未来另有三大任务未完成,这显然有点过于能人所难了。要让“超人”成为“贤人”,恐怕一件不合人性的变乱。8 {: D2 _0 x* G! o1 K% j9 [) \$ n
更告急的是,在中国这么一个发达茂盛的大市场里,“李超人”走了,肯定还会有“王超人”、“马超人”等源源不绝地进入。值得注意的是,与“李超人”相比,新近崛起的富豪们,绝大多数自己就是出自中国大陆本土的人士。
& O% f4 N( X: Z* J6 q固然,鉴于“李超人”的风波及其“教导”,新崛起的“王超人”、“马超人”等人,最好不要再与权利有太多的瓜葛。
) q4 W) B6 G( ~# e% y. t“与政府可以谈爱情,但万万不要完婚。”马云的这句话,各人忘记了吗?. B+ L: L( F3 f
更多地信赖马云们8 P; a2 z( N( `+ o: c+ O# J
说到“王超人”和“马超人”,各人肯定会想到王健林和马云。& m! u/ ~$ X4 X' E0 r
与李嘉诚相比,王健林和马云等人是植根于中国本土的乐成企业家,他们不但是象李嘉诚那样的投资家,而且更多的是以自己的实业宁静台,切切实实地在改变着中国的许多东西。好比,马云对中国人购物方式、生存方式以及整个社会互动方式的改变,相当程度上早已高出李嘉诚对中国的改变。
( F% A( l& w4 H  V7 U2012年年底,我在北京主持一个论坛,高朋是王健林和柳传志。那一次,在我的“煽惑”和“挑拨诽谤”之下,无论是柳传志照旧王健林,都充实展示了各自的个性,现场氛围非常生动,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 W6 N+ Q% @" C9 F9 u' Q论坛上,我问王健林:“您的万达已经这么乐成。您另有更大的野心吗?”  m9 E2 ]1 g% H, Y; a
你猜王健林怎么说?他的答复是:“固然有啦。我最大的愿望,是在中国大地上办一家银行。能让我办吗?假如能,那是我最开心的变乱了。”
9 n! x+ S) Y9 l9 S% R/ b9 R- C$ x: Z, Z刹那间,全场一片沉寂。至少在2012年年底的时间,在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答复王健林的这个标题。但沉寂之后,全场刹那间又发作出一阵笑声和掌声。; n2 ~8 z; ^9 w
将近三年后,当民营银行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的时间,无论是王健林照旧现场的听众,想必都会释然许多了。5 c- d' P2 _  Q$ D# v, Q
至于马云,各人想必都记得不止一次在各种场所说过,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未来十年的中国,肯定好比今更为精美。
5 A8 e  V! X2 Q: S3 C  }马云对中国的信心,来自于他对自己所发迹的电子商务的信心,以及覆盖电子商务的互联网和新科技的发展远景。
% b* h8 u& R. F" V" r# q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任何人可以与技能革命的大趋势尴尬刁难。“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马云其时的这句话,许多人仍念兹在兹。  \* U* m, |  d# ?6 \
马云和王健林们等“本土派”未来对中国的改变,肯定将高出李嘉诚所代表的“外洋权势”,而不管这条改变的路上仍将有多少传统体制和传统头脑的停滞。: E' i9 d2 }: g& j* T
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嘉诚眷属撤走就撤走吧,中国人民也该有点自负了。
2 u, ^6 _- q* d/ K我们不是总是嚷嚷着要自负吗?怎么李嘉诚一撤资,我们的全部自负也都烟消云散了?这让“本土派”的马云和王健林们情何以堪?" z: Z# e. _$ d. K  r
本日中国:成绩使人自负,标题使人警觉* {  A# P; X6 L+ [' u1 t4 T
但是,话虽这么说,有些认真、严肃的反思照旧须要的。
, h7 Q# }6 r5 _+ Y: C李嘉诚大概永世不会告诉我们,他撤资的真实动机到底是什么,以及他是否看到了中国面临的种种风险。但这不即是说,我们在一阵热生过后,就也可以“渲染归于平庸”,当做什么变乱也没有发生。
1 i; c; D, X, a$ J我在许多场所说过,本日的中国是成绩与标题兼备,“成绩中国”与“标题中国”正在剧烈竞走中。$ D7 |4 {7 m; s/ _' p9 n1 V2 i7 s5 h
现在不是又时兴引用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话了吗?许多人肯定记得,老人家曾说过一句话:“谦善使人进步,得意使人落伍。”" C1 K- _4 C: q1 t; R3 D3 J9 e
把这句话稍稍改一下就可酿成;“成绩中国使人自负,标题中国使人警觉。”  S0 E- I. ]: [  y. l5 i
本日的中国在成绩巨大的同时,确实存在一系列让人不可忽视的风险。效果不说不会跑掉,风险不说倒大概不绝累积,以致后患无穷。
+ f) I4 ^* Q3 Z9 t本日的中国,存在四大风险:一、经济急剧下行的风险;二、体系性金融危急的风险;三、社会稳固的风险;四、外部军事辩论的风险。
  A! R3 @) {' |. N固然不知道“李超人”是不是由于这四个风险而撤资,但我下面会给各人逐一道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 h9 \! b0 V: L7 z" ^$ f# A一、经济急剧下行的风险8 ]. v) C9 {4 T7 A: E# ]+ [
关于中国经济下行的风险,相干叙述已经汗牛充栋。只不外,绝大多数叙述只是在中国经济的需求面做文章,亦即投资、出口、斲丧这“三驾马车”,但或多或少都忽略了中国经济在供给面的严肃寻衅。
. ?3 i: K1 x) T3 C7 C中国经济在供给面同样面临“三驾马车”的严肃寻衅,亦即劳动力、固定资源和劳动生产率。中国“生齿红利”的降落已是不争的究竟,而且其负面效应将在未来二十年里不绝伸张。因此,未来二十年,中国怎样在没有“生齿红利”的环境下,继承探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这显然是一个极其严肃的寻衅。+ L( o6 A6 y& T5 @/ m9 G
天下西岳一条路,出路只有一个,即进步全要素生产率,尤其是进步以创新为主导的焦点竞争力。但坦率讲,对这一点,许多人信心严肃不敷。试想:在一个向来就不鼓励创新的传统教导体系里,在一个向来不鼓励头脑解放的社会氛围中,突然要以创新为主导,无异于缘木求鱼。
+ }" f8 _# l$ l' f: `9 E$ M, t正如我日前在《2015年:四万亿翻版正在重演?》一文中所论述,从国际的履历来看,中国现在的经济调解,大概将履历是5-8年的时间。这5-8年里,中国经济调解须完成三大转型:一、经济结构须有第二财产(亦即工业)主导,转为第三财产(亦即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二、须由生产要素主导转为创新主导;三、须由基建投资主导转为斲丧主导。当5-8年的经济调解期竣事时,上面的三大转型也将相应完成。届时,中国经济一如林毅夫传授所说,还将面临20年的高速增长期。
0 k8 B( l7 r8 T. R1 |标题是:在这5-8年的经济调解期,我们的改革可否跟上?若改革能相应跟上,那么远景无疑光明;若改革跟不上,那么远景就将相对暗淡。! o2 ]& `. v1 B5 R; d
而现实环境恰恰是:进入2015年,改革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其背后的浅层缘故因由,天然是经济下行压力导致人们无暇顾及改革;但深层的缘故因由恐怕更为复杂。人们只要看一下刚出台的《国企改革引导意见》即可大抵明确这一点。0 p+ H7 o  W. r! r5 l4 K$ A
假如说,2014年政府的根本方针是“微刺激,强改革”,那么当2015年“微刺激”已经酿成“微强刺激”之后,原来的“强改革”是否也该相应酿成“超强改革”?/ h; T+ q& }) X; o& b
答案是不问可知的。但套用一句富有诗意的话:“理论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
4 D0 c4 o; c0 ~) |( c2 q- D最关键的是:如前所述,由于“生齿红利”的降落,中国未来二十年里,都将在没有“生齿红利”的环境下,继承探求经济连续高速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8 A4 T, {- X/ S1 m古人说:“民以食为天”。中国的标题再多,只要经济在连续发展,齐备都可以被暂时粉饰或延误,已往多少年我们就是如许“拖”过来的。但经济一旦连续下行,那么全部深层的标题就都将浮上表层,许多通常没有关联的标题,都将相互发生逻辑接洽,形成一个巨大的“并发症”。关于这一点,下文另有论述。1 O. L! H! U8 {1 a& U6 W) y
二、发作体系性金融危急的风险
3 T7 D$ J5 t5 z所谓体系性金融风险,就是在金融范畴里发生“骨牌效应”式的大滑坡,从而一发而不可摒挡。其切入口可以有许多,但根本上绕不开债务危急这一总源头。
0 h3 x1 o' Z$ ]2 U中国的债务杠杆率已经是GDP的200%,此中地方债固然比例不高,但上升速率之快令人乍舌。短短十年里,中国的地方债险些翻了五、六倍,而且还在出现不绝上升的趋势。9 V4 n( m% k+ q& N
其背后的缘故因由,又涉及到改革的标题,亦即财税改革。在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出现巨大分离的环境下,地方政府眼前只有两条路:一是地皮财务,印证了法国路易十三的一句名言:“我死后哪怕大水滔天”,二是大幅举债。& Y) ~0 S% L$ [1 C; k; w4 D5 e2 L
地方政府之以是敢于大幅举债,缘故因由只有一个:信赖人民信赖党。地方政府深深地信赖,在我们现在的体制下,中央政府将为全部的地方债做名誉包管。他们深深地信赖,只要不改革,中国就永世不会出征象美国底特律那样的都会休业的环境。试想,本日的中国,你能信赖哪一个都会将由于举债过高,无力回天而突然象底特律那样公布休业吗?
9 U% D  O: L, H# E这齐备得益于封闭和不改革。但本日中国的另一面却是,改革已经举行了一半。从改革已经走到一半的角度来看,本日中国又早已不是一个典范的操持经济国家,银行的呆账、坏账也总有须要清算的那一天。总有一天,中央政府将再也无力为全部的地方债做名誉包管。那一天到来的时间,大概就是中国体系性金融危急发作之日。
- A4 P2 _. g/ Y7 H/ S! b, ]那一天到来的时间,是资源大幅撤离的时候,也是资产代价大幅下跌的时候,全部的“骨牌效应”都会在那一刹那发作。
+ u2 }$ X- l8 x大概现在谈这个标题为时过早,各人以为匪夷所思,或骇人听闻。但我告诉你,抵牾就是如许累计下来的。抵牾的累积永世是一个“温水煮田鸡”的过程,从量变到质变,通常不会发觉,但一旦发觉时,齐备都为时已晚。6 L4 H/ _4 W  ?! U/ k' B* i
别的,2015年上半年的股市危急,让全部人都深刻领会到了下面几点:一、中国的金融体制是多么脆弱;二、中国金融体制内,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履历的人才何其稀缺。5 M  Q: B' N3 t$ e( w
要办理这些标题,有两个完全差别的头脑切入口:一、中国金融体系现在之以是相对安全,源于其不开放,因此未来对开放和改革要更为审慎;二、中国金融体系若不开放,未来累计的标题将更多,因此要加速开放,使其真正具备反抗齐备“病毒”的本领。
7 i8 Z8 o# _9 g1 C4 a两者孰对孰错?这里又用得着莎士比亚的那句话:“是照旧不是,这是一个标题。”
9 C% ?. V3 F6 p. W三、社会稳固的风险
# ~3 B7 ]$ z5 F8 T" J  [社会稳固不是中国独有的标题,而是全部转型期国家的通病,但又具有“中国特色”。; f2 Q' x7 }! j+ z; v9 m
所谓转型期国家的通病,是指凡是一个国家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过程中,都会遇到工业化、都会化带来的标题,这在西欧的转型汗青上家常便饭,也有许多例子可以研究、鉴戒。' y& `& B0 ~4 ?- D0 J7 ^( q/ e
从这个意义上说,对社会稳固标题不必过于敏感,它起首不是一个政治和意识形态标题,而是一个转型期出现的专业标题。我们的许多官员一遇到社会稳固标题,起首想到是政治标题,用客气的话说,这多半是由于读书不敷,因而没有汗青和国际的视野。: z; H5 t% C8 q: k
而所谓“中国特色”,是指中国在转型过程中,旧体制和旧头脑依然在相当程度束缚着人们的头脑和手脚,以致于许多时间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穿新鞋走老路。”' ]: h5 d7 _: P! a+ K
我在许多场所就发表过这一观点:本日的中国,有两个过程在同一时空配景下同时发生,一是发展,而是改革;发展始于186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和当代化进程的连续,而改革则始于1979年,重要是为了改掉操持经济体制中的弊端。
# ^3 O: g7 E- \4 t. S  c0 E在改革开放36年后,本日的人们外貌上已很难区分,我们正在做的许多变乱,到底哪些是发展,哪些是改革。但只有当标题出现了,而我们又在办理标题的思绪上出现严肃分歧或严肃弊端的时间,我们才会隐隐发现,我们原来的那些旧体制和旧头脑,依然在云云严肃地束缚我们的手脚。
1 j6 n: l2 w7 t4 r* Y' O读到这里,您大概会以为奇怪:读书不敷,视野不宽,旧头脑束缚手脚,这与当今中国的风险有什么关系?着实,这内里的关系大着呢。君不见,本日中国的许多社会稳固标题,原来是完全可以处理处罚好的,由于它们自己都是转型期出现的专业标题。但之以是处理处罚不好以致激化,都是由于官员的程度不敷造成的。4 k, {1 Y5 Z( n: Y* N& q% V5 u
这就象外科大夫开刀,自己是很专业的标题,查验医术,查验程度,但有的大夫医术不精却还满头脑政治头脑,你说这刀能开好吗?
! h$ A. v% c% v( f2012年,我写过一篇文章,提出一个观点:当今中国,要把政治标题专业化,切忌把专业标题政治化。三年已往了,这个观点不但没有过期,而且还越来越迫切了。
6 e& q0 ^6 Z) J$ p/ H9 T( e几年前,我还提出过“两个速率”的理论,即经济上升速率可否跑过社会抵牾上升的速率,是未来中国可否长治久安的关键。已往多少年,经济上升的速率跑过社会抵牾上升的速率,因而许多标题被粉饰或“延误”了;但如前所述,本日和未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社会抵牾很有大概跑过经济增长,届时齐备标题就会浮出水面。0 Y/ J  O& P5 h1 s: ]; Y/ v$ k' ~- R
在这个时间,全面进步官员的认知和管理程度,已经不是一句空话。假如用市场经济的“药方”管理市场经济的“病症”,而非用操持经济“药方”治市场经济之“病”?这是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巨大理论和实践标题。
. K& R+ r# F; b# L四、外部军事辩论的风险. Q& d3 _9 Y9 Y
本日中国的另一个风险,是战役的风险,大概用稍微和缓的话来说,就是外部军事辩论的风险。. x) C: x- e# }' _. |
大概你以为我又在骇人听闻。但只要看看这些年中国外部抵牾频发的程度,以及我们国内对军事的关注热度,就可大抵清楚这一点。
& X0 n' _: x6 u这里的标题看,可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从客观方面来看,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到了肯定时间,都会遇到内部转型期抵牾频发,以及与外部天下的辩论标题,即所谓表里夹攻的局面。就外部辩论而言,一个国家的国力发展到肯定程度,肯定会与外部力气产生抵牾,无论是国土的抵牾,资源的争取,市场的分别,权势范围的界定,以及话语权和向导权简直定等,无不云云。
! o8 N( j! ^& L* K( y- ]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日中国崛起要绕开这一汗青传统的“魔咒”,恐怕很难做到。这是这一代中国人在荣幸中的宿命。8 K# b/ V" K+ d- @
从主观的方面来说,中国已往三、五百年,积弱积穷,积攒着一股全民的生理悲情,遇到民族崛起的契机,恰恰可以一展雄心。这种生理作为中国人都可以感同身受,但却须要逾越,否则即便不导致悲剧,也很容易导致生理扭曲。
# k$ I1 _9 Q" f5 g0 t! X4 [0 v从外部天下的角度说,天下秩序五百年河东,五百年河西,西方人面临中国的崛起,生理极其不均衡。在这方面,西方人也须要逾越自身的范围。: Q) u' F5 g" B+ S, I5 s* |
关键是,中国人的自我逾越和西方人的自我逾越,都只是理论上的讨论;在每天的政治实践中,很少有人有这么高的理论水准和实操本领。& H; r+ @9 i7 b" ?
中国人要声索南海主权,周边国家和美国以为中国在寻衅,搞得中国人很冤枉;中国的力气发展天然要打击美国主导的秩序,美国民气理酸溜溜,但又不明说,于是给中国设置许多停滞。理论上说,中国崛起,中美共管天下,中美可以好好谈,但中国人若真的好好和美国谈,美国人会乐意坐下来朴拙地和中国人谈吗?中国人一味信赖力气可以改变齐备,但我们有没有看过汗青上西方国家为此走过的弯路?我们是否要重复这些弯路?: d" a9 R: T# P
这些话听上去似乎很抽象,很虚,但放在现实政治层面,就会以为我们生存于此中的这个地区,经济很繁荣,但安全形势却最伤害。大国崛起及其与周边的抵牾,也都有一个“温水煮田鸡”的过程。我们只要看看1995年到现在,短短二十年,我们的安全局面发生了何种变革,我们大概就可明确到了2035年,我们是否会履历一场战役了。7 y& f  e& d8 A6 m' }( [3 u7 X; K
迩来,我经常提出“2050年命题”,亦即到了2050年,中国与天下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从现在到2050年,另有35年。35年,不短也不长。1980年我刚上大学,迄今恰恰35年,其间中国与天下发生了多么翻天覆地的变革?那么再过35年,我们将更宁静,照旧更伤害?我们的心田将是更幸福,照旧更焦虑?
$ w# R) L& l' `$ T/ G" ^  e说35年之后的变乱,似乎太耀眼。但着眼于未来多少年,一旦打仗,我们怎么办?这是许多人心田的埋伏动机。平凡百姓可以不想,可以依然迷恋于各种军事节目,但李嘉诚大概不会不想。
http://www.simu001.cn/x120294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8 08:58 , Processed in 0.36677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