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谁是“金融打黑”的幕后黑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4 00: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5 T4 L; a: e: p* q2 f' O4 [
; W8 n8 e% o% J2 G" N' x
在互联网金融圈,微信公众号可以饰演很多脚色。# [7 D" J" C7 T* r8 b5 O$ \3 z6 T' }4 L: n

$ t$ O  Z+ \- X, ~. L好比为公司树立品牌形象、拓展获客渠道,固然还包罗攻击竞争对手。
9 ?# g; h( e+ L# l$ {! j
0 o. P# Z3 V% |4 M9 k对于前两者,固然假如通过自己公司的公众号做起来最好,最不济就是投点广告给“大V”,通过第三方来到达目的,但是对于后者,每每只能鬼鬼祟祟的干,由于涉及到法律题目,“大V”也要三思而行。; F( @: n# {3 [. y" l
* @$ Y6 ~4 b2 ]( q6 R5 m
以是就产生了一些附属于互联网金融公司,又没有被认证的微信公众号,他的作用告急是为了攻击对手并到达其他目的。
1 v0 z" F7 ]. j# \- }& K9 L7 y
4 ^, y+ p  d# F# F  c+ \

0 D' q3 n+ H8 H“金融打黑”就是如许一个微信公众号。
  i5 V5 d. ?  p& F! ]% G
+ @5 Q' D3 O0 R这个以揭破互联网金融公司内幕为目的的微信号,本日被一篇声明揭了老底:原来其背后是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在运作。3 @- @6 E" F  {  t# v  p/ s

6 \' F( k1 [  H% {+ \在这篇“金融打黑”公号发出的声明中,其持有人体现:“ 本人,2014年7月到场了某互联网金融公司举行研究生的暑期练习,期间应公司要求以本人名义注册了“金融打黑”公众号并到场初期创建,2014年8月练习期满,原公司以工作交代为由,要求本人将该公众号交由公司持有并运营至今。 6 u( W" |+ z. v# [3 n
% K  S7 p; o. o8 a" Y! Y/ P1 {
现本人审慎声明:“金融打黑”公众号所发表的文章,本人并不知情。‘金融打黑’公众号从克日开始制止更新文章。如有人继续使用“金融打黑”公众号发表任何文章,本人将采取法律本领维护自身权益。”
  g* a( S+ Q4 G+ C
* V0 _  Q6 C! R. f% m  @" S
: a2 h# s3 p& A2 v* [显然,这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以练习生的名义注册了“金融打黑”公众号,在其离职后,继续运营此号,并通过打击竞争对手引起业内关注。
& S" G( S" l+ l  n
; g: q* n0 Z. w% {% o“金融打黑”对积木盒子的攻击就是此中一例,只是该公号已经将先前全部的文章删除,可以或许留下的只有当时由此引发的媒体报道。& U/ G& C- K5 e) P5 P

  l  W6 o" e: {以下内容是《法治周末》本年1月份的一篇报道,还原了积木盒子与“金融打黑”纠纷的来龙去脉。
; d( R+ e* M+ e7 _0 ]
+ [! d/ \: j' M2 |7 G, E  法治周末记者 仇飞
' Q' s( x& j" m& x* g/ t7 p. s
5 B# a" C. K' G  上线不到四个月,买卖业务额超一亿,先后获两笔数万万美元融资,在网贷行业排名不停位列前十……+ {3 y. P9 {$ p, S' ?

7 y& T/ I0 w9 Z0 d% _2 V  提及P2P平台“榜样”——积木盒子的这组“光辉”数据,圈内无人不知。然而新年伊始,积木盒子进入大众视线,却是由于“黑嘴变乱”。- @( j  m- P& u/ {! g0 X( [

" o! d! \1 W9 ]) f% n  1月10日,自媒体公众号“金融打黑”在微信平台发布题为《河北融投陷海沧资源4亿庞氏骗局 为积木盒子提供超2亿元项目》的文章,称积木盒子对河北融投的授信额度过高,影射其相干互助项目会出现投资风险,将发生逾期或不良环境。
0 T: @) y, ]: O0 G2 o8 L& ^; I8 F# z6 a7 @" R9 r3 C/ e
  据悉,该文章部分内容取自某媒体客岁刊发的《海沧资源涉4亿庞氏骗局:河北融投陷包管疑云》一文。
7 f; C' q2 H/ W) ?& I7 e: R3 K+ ?: @: D- P" D4 M
  “实在媒体的原始文章中通篇并未提及积木盒子,也未提及积木盒子与此包管变乱有任何关联,‘金融打黑’却在文中捏造了大量关于积木盒子的逾期、错误数据,嫁接在原文上,让人误以为是原文的内容。”克日,积木盒子法务总监郭洪伟在继续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谈到,针对“金融打黑”以捏造毕竟窜改媒体文章方式的恶意爆料,积木盒子已采取相干步伐。
" x/ }4 ~4 a: j* E# d8 T; H; [" H* d  w2 T$ J& s0 {) `7 {
  1月11日,积木盒子发布《积木盒子的回应是:你只管黑,我继续透》一文,体现“金融打黑”的文章标题严肃误导,内容亦逾期、失实,对积木盒子荣誉构成伤害;自2014年4月与河北融投开展互助至今,项目未出现任何坏账。
: j, r) T) ^$ ]' H' I+ Q& ^+ ?7 R  i) L) U5 F1 L# Z
  就在当天,“金融打黑”又以《积木盒子涉嫌非法自融10亿资产 来自两家包管公司一家跑路占团体泰半》为题发文“警示”。
! Z3 _9 q/ w' S7 }& Z$ p5 P& z- e9 z8 h
  对此,郭洪伟回应说:“我们对文章的不实信息内容和泉源已经举行了证据保全类公证,并已经通过向微信方面投诉取得了删除矫饰文章的处理处罚结果。”
% c( J9 P* m- N/ i) c* L9 U7 [4 T6 N' k* Y3 H, H4 \( V
  记者于客岁11月18日登录微信查询后发现,“金融打黑”发布的上述两篇文章均体现“此内容被多人举报,相干的内容无法举行查察”。9 w  K. K" c+ o( G" A7 ~9 }1 A
6 X" R3 |/ }, H1 ?
  “打黑”or“黑打”% i9 \5 d- q- z* Z* h5 q- L' h3 n

$ Y( q1 f$ P/ k- a/ Y6 Y5 G  爆料文章被删后,积木盒子遭遇的此次“黑嘴变乱”算暂时告一段落,而对于积木盒子来说,这已不是第一次“被黑”。
* c" Y0 |- b) z! G. d. W& z3 n
5 y0 p6 S9 j9 a. ^" O3 V  积木盒子的回应文章中体现,早在2014年12月12日,“金融打黑”在《跑路!疑似中关村(000931,股吧)包管涉万万坏账!》一文中,就捏造了积木盒子扳连此中的传言。但现实上,积木盒子自上线至今从未和中关村包管公司有过任何情势的互助。
0 O3 B- j* ?2 A# J3 l) ], z+ |( v, S) B
  提及“金融打黑”的一次次揭黑与积木盒子的一次次辟谣,一位不肯具名的业内人士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这个账号告急是曝光别人来攻击竞争对手,“很多朋侪跟我说它背后是某家金融公司”。4 k$ q* k5 g& y

' [& g9 ~# {+ x- I1 I* x  记者试图接洽“金融打黑”,在其微信公众号对话框中表明采访意愿,但停止记者发稿前,对方尚无回应。/ o+ B7 c$ M5 @- T
) Q4 q+ [( q$ S8 n' z% W% o  z
  记者查察“金融打黑”推送的汗青消息发现,从2014年8月4日开始,该公众号天天都会推送P2P行业“警示”信息。
0 q4 K. V+ U; s9 w6 U1 E- g$ D2 `9 ]$ ~
  “这种以曝光平台负面信息为内容运营的自媒体打黑公众号(以下简称打黑公号)有很多,泥沙俱下,此中不乏有专门攻击、黑打P2P平台的自媒体。”P2P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北京大学新金融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文谈道。3 _# @9 ^7 O  ~/ v2 ]1 P" Z7 n3 o
7 x9 c+ `6 Q8 I, F6 [% h5 O
  陈文以为,打黑公号攻击P2P网站,每每出于两个缘故原由:一是不正当竞争,即由竞争对手雇佣举行攻击,抹黑平台,这一环境每每在处于同一细分市场范畴的平台出现;二是为了向被攻击网站索要财帛,即“收掩护费”,其打单平台的利器就在于自媒体的报道会影响投资人的判断。$ g  G4 J: x; U6 v# A/ \% `

# p2 M! w  |* s  “现在的环境看,由竞争对手授意的恶意攻击,被攻击平台的投资人很难有效转移到竞争对手的平台上,第二种环境更为常见。”陈文增补道。& N2 `6 Q3 L% S

3 D  Y/ z$ R0 F% V0 `  L# t  O  上述业内人士体现,打黑公号的红利方式包罗付费删稿、竞争对手付费发文打压对手、吸粉逐步漂白或出售等,靠正常广告业务收入的很少。4 {7 F2 d$ h) w- f1 o. Z4 T( @

) j5 x5 B. `- d; T2 z  缘故原由在于“两低门槛”
0 v( A$ ?2 T4 |% T& w/ d7 R4 D9 L
9 `8 Y7 y1 ]$ P. L( m) ]4 ]- L2 p  那么,为什么不良打黑公号通过抹黑方式可以或许收效且红利?. V: s8 Y9 E5 E, @* M- Q
* S3 q9 c, J* b  T1 c2 z6 i0 s
  “P2P行业的低门槛、行业自身不规范是根本缘故原由。”陈文刀刀见血地指出,“现在告急的P2P平台大多是草根发迹,对于投资人而言,信誉极其有限,一有风吹草动,很轻易带来投资人撤资题目,投资者的黏性难以包管,平台为了自保每每会妥协付钱。”/ r8 E. @6 W) [7 Y5 g3 T1 z

5 L5 Q* _; L( m9 A# [1 Z  公开数据体现,停止2014年年底,共有2000家左右的P2P平台,此中250家出现跑路或提现困难等题目。
( T' C/ G3 o: I% I* L; e# u* l" J7 l) m9 L9 _  U
  按照郭洪伟的说法,此次“黑嘴变乱”除了给积木盒子造成商誉和经济上显而易看法影响外,在年关频仍爆出跑路消息的配景下,更多的人实在是把这个莫须有的消息作为行业信息来解读的,无形中使整个网贷行业的负面影响被多少状放大。
2 F/ y' E2 O- Y; B8 M, N
: A4 N, [3 X2 x  不敷为奇,陈文也以为,现在网贷行业缺乏官方的信息获取渠道,该行业的很多信息都是来自于互联网或微信渠道,很多时间,一条“某平台出现提现困难”的消息,颠末多少人转载很轻易就造成“曾子杀人”的结果,一些人大量提现后终极会导致平台的资金链断裂。
3 ~% p6 p1 b8 B0 `9 l) E, |7 ~/ Q- W
6 m1 d1 `& M: _" a4 n) v  u  “除了行业自身缘故原由外,自媒体险些零门槛的准入,也为不良打黑公号的存在创造了条件。”上述业内人士说道,“具有媒体属性的公众号依附微信的巨大受众群体得到了可以影响公众的话语权,以是依据权责对等原则,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大概注册主体的信息应当予以公开,来继续公众监督,保障公众最根本知情权的同时来规避话语权的滥用。”" `* k3 \( X$ n$ k6 y) O

2 A1 d' f3 c2 Y  郭洪伟体现,变乱发生后,微信团队及时反馈并删除了矫饰报道,他也渴望微信团队可以或许提供相识公众号注册主体信息的渠道。
2 q8 G$ j: V/ a+ {$ D  ~
: h. f4 }6 N/ f  h4 _9 g. @  或涉刑事犯罪+ J( Z2 X* H4 O6 E
& s7 Z" J/ {! w
  以发布内容抹黑平台的方式赚取红利,在西南科技大学刑法学副教授廖天虎看来,打黑公号大概涉及刑事犯罪。
$ H/ F7 ?4 l/ M3 A" x
1 ?( c. z, C! R+ i  “假如打黑公号仅仅是使用有些平台担心商誉受损的恐惊生理,以发布负面报道为要挟,迫使其付费的举动,符合刑法第274条规定的诓骗打单罪;假如打黑公号是受某平台竞争对手的要求去抹黑并收费,即捏造并散布矫饰毕竟,侵害他人的商业信誉,给他人造成庞大丧失大概有其他严肃情节的,将构成刑法第221条侵害商业信誉罪。”廖天虎表明道。' Q! ^: l6 k! A8 O5 ~' l
) u5 F8 ]" L* v! w3 J
  依据侵权责任法的相干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使用网络陵犯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负担侵权责任。2 A5 T, C' u' w, e7 z- L# K

3 \% J& H# Y- m0 A) U  “假如打黑账号造谣陵犯他人的民事权益,若尚未构成犯罪,但造成受害人侵害的,构成侵权责任,应当依照该规定负担谢罪致歉、消除影响、规复光荣以及侵害赔偿等侵权责任。”廖天虎以为。- d! s; a# {' e" e; F: N. c# t8 Q0 ]

5 r/ k! Z' n$ a- n8 [1 ]: ~  除刑法、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根本法律外,客岁发布的《即时通讯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关于审理使用信息网络陵犯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实用法律多少题目的规定》等都对自媒体公众号的举动划出法律底线,如要求自媒体公众号不得对不确定的变乱举行传播、不得发表欺侮、诽谤的言辞等。
; G$ E  C& i$ D9 X
: A" R7 }( K8 ]8 T  据悉,针对“黑嘴变乱”,积木盒子已经完成证据的固定和网络,做好了启动司法接济步伐的预备。
" E( z; M7 ?; \0 Z  f
4 e( c$ |3 F. P5 n8 l0 h  “这种征象家常便饭也凸现了侵权方违规大概违法本钱太低,和受害方维权本钱太高的抵牾,正是这高低之间成绩了‘职业黑嘴’的生存空间,渴望羁系大概执法部分可以或许器重这种举动带来的危害,并依法予以严厉打击。”郭洪伟渴望相干部分通过行政本领,对打黑公号的不良举动举行羁系。  q- @% @" b& q& q

6 ]' y( O6 m4 ^) y这家互联网公司是谁?业内多有推测,但都没有确切的说法。包罗受攻击方固然知道运营者是某家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练习生,但并不想继续胶葛于此事。! L9 T2 ?) \' r, C3 F& s5 I6 M# Y
( W: T& I4 m9 Y  n

& c& j1 t7 J2 O! P% K4 o
5 ]' o# ?( P9 ?8 U随着“金融打黑”的关号,这件事大概也暂时告一段落,但是公开、透明是互联网金融生存和发展的不二法则,开小号黑对手的这种举动自己为业界所不齿,各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应该引以为戒,行业羁系和自律构造也应该以法律本领对这种举动加大打击力度,揪出其“幕后黑手”。
http://www.simu001.cn/x120287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8-5 08:26 , Processed in 6.28725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