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别再见陈总的时间,已经不再是他的司机来接我。陈总站在车边对我微笑,我下意识扫了一眼他的座驾,不是曾经那辆他个人专用的7字头BMW,而是原来他放在公司作一样平常商务之用的奥迪A6——而且,这辆车龄不下6年的汽车牌照却显然是新的——“沪N”打头。
' {8 q2 N. c2 [0 e8 F# i4 {根据上海市车管所的公开信息,“沪N”号段是从2012年底开始进入选号资源库向社会投放的。
8 f: i {3 ]; }, d" e# q“记者果然就是记者。”在被问及为什么换车牌时,陈总开朗地笑起来:“你猜的是对的,这辆车法律上的主人已经不是我了。而且,这辆车前后换过两次车牌。”
{0 l! d& V7 E, Q1 x* g4 l! G陈总,贸易地产商,钢贸发迹。假如单从“拥车”这一个维度来看,他在2010年“壮盛时期”里,从私营公司抵家庭共有4辆车,这还不包罗他因参股而随时可调用的一家包管公司的一众豪车。但现在,陈总相继抵出或卖出了他全部的车(被抵押的车也终因现金流题目被过户)。从“全部权”的角度,陈总已是“无车一族”。$ f! V" @8 T& a, I) l- Y1 P
出于好奇心,我又特殊观察了水产商聚集的个别市场,还在马年新春沿宁上高速一起去到松溪(在沪木包装商原籍聚集地)、政和(胶合板商)、周宁(钢材商)、福安(电机商)。假如不是我太神颠末敏,类似陈总的老车挂上“沪N”已不是个案。$ z+ v! e; _9 h. C `3 O
只不外,土豪们的“沪N”机密,各有差别。
) r$ B8 u) O! e, w( n车牌“变脸”前传之一:资金链告急0 ?. L* C$ {" X* i2 O( T X% {
陈总手上这辆车的第一次牌照“变脸”发生在2012年下半年,而缘故原由却要从在此两年前提及。/ Q6 M2 ^9 {& \! ^ C$ |+ B( M& }
彼时,陈总在外省某地级市到场了一个地产项目。2012年春,物业远未封顶,开发贷款却已斲丧殆尽,大老板的资金链断裂,所拥有的唯一值钱的地皮早已超额抵押给了金融机构。' X" @% Z* J* q: X
给项目找接盘方?构筑总包方和质料供应商那边另有前期“垫资”累累须要偿付;此前为了资金头寸腾挪和拿地开绿灯,付出的“公关”资本和资金资本都是不大概转移的;经济上升周期戛然而止时,屋漏就会逢连夜雨:该地级市因自身政府平台债务上了一些金融机构的内部“黑名单”,导致其团体的地产估值都被市场以为泡沫过大。! B- j1 t0 F+ L8 y3 W
楼造不起来就拿不到产证,拿不到产证就套不到后续的筹谋性贷款来把资金链续上。在一夜一夜的饭局上那些酒酣耳热时允许了肯定努力的金融和地产界“兄弟”们隔几日都告知“无能为力”后,陈总继续了一个实际:作为小股东,他在这个地产项目里投下的去的那几千万,怕是已经化作项目资本,打了水漂。. q/ }4 {5 a2 k5 w# _9 j( g( a z
阛阓如战场,亏几千万不是最糟的。比这更糟的题目是:这几千万是从那边来的?
0 A% j1 R+ `: w, z用陈总的话说,他的自有资金“撑死了不到一半”。上文提及,陈总是靠钢贸发迹的,在2010年,一个已经有本领涉足地产的钢贸商须要几千万,靠包管公司的平台获取、同业举行互保、“借”一批货来仓单质押,模式包罗万象——银行的大门是敞开的。
4 v/ x6 n5 v* }; g! d即便是临时头寸调治,“我(给同亲)打几通电话,第二天几千万就在账上了,连张欠条都不消事先打。”陈总如许形容2010年时他的行业和他的商帮的名誉状态。
0 z4 [: {4 S7 m/ T, F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上半年大概是个界面,涉于地产、钢贸两个范畴的陈总都亘古未有地感受到了团体资金面从紧的杀伤力:金融机构要紧缩敞口,抵押物的代价被重估、抵押率大幅进步、贷款的综合资本不绝上升、新增已无大概、续贷变得越来越难,即便是信托渠道也因对开发商的“拿地资本”“现金流”等多项指标严控而不予青睐其项目,民间借贷固然生动但资金代价却水涨船高。# v0 c' |9 I) {$ _7 N
话说回到对陈总来说最糟糕的题目:投向地产项目标几千万回不来,就意味着借着钢贸平台获取的多家银行的贷款还不上了。加之不绝“抽水”的外部环境,陈总第一次意识到,“限期错配短贷长用”和“调用信贷资金”会带来劫难。" w- K' U, |2 U; s o
这场劫难从本日来看,钢贸商“跑路、自尽等恶性变乱频频曝出,随之而来的是银行告状、法院讯断和实行等步调,不停连续至今”。媒体如是报道,并统计称:数百钢贸商已被通缉拘留。
4 g% h0 X4 w9 e9 h* @1 r" w车牌“变脸”前传之二:趔趄还贷4 J3 F r! b9 k a' a3 b
关不掉的奥迪导航播报声总不时窜出来打断CD里柔和的轻音乐——车里如许的氛围有点像正在回述数千万投资失败后履历的陈总的状态:似乎已经可以淡淡的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但讲到某些情节还是会突然进步音量。" X# A7 ]( c+ h6 h3 C7 s& {
他在第一个银行以房产抵押的贷款到期,陈总尚有本领调治头寸还本付息,出于风控考量的银行虽给陈总续贷了,但因抵押率厘革使续贷资金打了8折。( D6 Q. l( y& F- Z1 }6 G9 z- x
他在第二个银行的一笔“市场包管+商户互保”模式的纯名誉贷款到期,陈总付息无虞但还本开始吃力,通过民间借贷“过桥”了一小部门资金拼集还上,本满打满算着银行续贷下来便可还清民间借贷,却因互保商户中出现两家无力还款而不停延误到整组贷款“逾期”,续贷告吹,陈总还因包管责任另背债务。3 Q q7 W' z' y( J: ~
他在第三个银行贷款到了季度付息的当口,陈总已经到了几十万都要盘算着用的时间。但为了自己的征信记录不要被“黑掉”导致未来都不能融资做生意,他在彻夜思索后再次向高利贷伸手,并就此开始向自己的动产“下刀”——卖出第一辆车。1 x: z# g) p4 I9 b- [
那天,陈总说,他从手腕上脱下了他最好的一块手表,并把家里的金饰都放在一起交给陈太太。他表达了一个意思:请太太把这些东西带回故乡“藏”起来,“藏”到连他都找不到的地方。其时已经欠下民间债务的陈总料想自己未来会被逼债而当产业,他告诉太太,即便某一天他来找这些东西,都请太太肯定不能给他。由于,他们另有一个未成年的孩子。: P4 z" F' J& l' ?( w
“沪N”的第一个机密:资产转移
8 u; N5 G0 f, p6 f/ I( @+ C( h在2012年的整个下半年,尤其是每次银监局例会竣事后,我都常常接到因采访而相熟的钢贸商的咨询电话或短信,陈总也在其列。险些大家必问的一个题目是:银行(银监)那头的政策有没有松动?0 t( ]2 z7 ^4 Y4 ~! E
这就是他们的“博弈”心态:盼过6月20日盼9月20日、盼过9月20日盼12月20日。这些日子是一批批的同业的“生死线”:陷入资金困局的企业将面对季度利钱还款,也就是说,每过一道线,就有一大批贷款将跌入银行的“逾期”、或是“关注类”。每一个钢贸商个体,都会期盼自己是“反面倒的”,让那些“倒在前面的”给银行财报以压力、给羁系以压力,从而“博弈”整个贷款政策会逆转、或至少放松。“反面倒的”,就可以重新得到足量银行贷款——“洞穴”有多大,新增给多少(钢贸商一样平常把“资金缺口”叫作“洞穴”)。
) c) V `9 [& f; O在如许的心态下,陈总熬过了9月20日,信贷的冬天仍然漫长。他推测到了了局:银行业这是铁了心了,甘心眼下遭受压力化解风险,也不能让钢贸杠杆重新起来。& ~% O+ w6 a2 ^+ Q# O4 B
看清了这一点,陈总突然不怕自己的征信“黑”掉了——由于征信的逻辑偶然间是对一个“群体”的风险作出判定,那些拿着“3522”开头的身份证(福建宁德籍)的商贸群体,用陈总的话说,“都大概末了一起‘灰’掉”。' H# Z" J9 q0 L! e1 z2 [
于是,陈总想到了自己手上余下的车。面对已经不大概偿清的金融机构和民间债务,“反正我的(资产)未来都不是我的(资产)了——除非,让它变成‘不是我的’”。陈总讲了一段“绕口令”,言下之意是资产转移。
" i9 `. f; Z% h3 s5 O, Q' k在如许一个当口,他须要一个可信任的“人头”,能假借“负债还车”的说辞把车过户给对方,又能实际留下车辆归自己使用,等风波已往,对方还能把车再无偿过户返来。陈总末了选择了一名他信任的从前买卖同伴。
?/ s) G( \+ Z" M' B- N对于“沪N”牌照下的机密,“愉见财经”专栏之(一)为您记录到此。固然,反面的事变并非一帆顺风,在座驾在过户后不久陈总就遇上了新的困难,于是才有了他的第二次牌照“变脸”。走出陈总的个人故事,我还从业内听闻了“沪N”的别的机密。“愉见财经”专栏之(二)将为您接着陈诉。! u0 q% _6 h" K3 e7 `% A1 r
土豪不会告诉你的机密:“沪N”牌照下的血泪史 (中)
( N/ a: L1 H ~; t* T/ ^大街上看到土豪驾车飞驰而过,先别忙着倾慕妒忌恨。在货币大投放戛然而止后的这两年,那些原来以不正常的速率“造土豪”的行业——比如卖钢、开矿、炒房、做市场(质料、水产、服装等),都在艰巨度冬。在你看到土豪个人资产负债表的“负债”项前,不要为那些资产鼓掌;在你看到融资杠杆撬起的风险前,不要为眼前收益喝采。( T+ o4 ~6 N, t9 r
神马都大概是浮云。就像“愉见财经”(一)(下称“上集”)中的地产商、钢贸商陈总驾着的“沪N”牌照奥迪实在是别人名下的资产,就像下一集还会讲到的一名皮革商黄老板的“沪N”豪车早已过户给了“资产管理公司”以求融资。当一个民营企业老板告诉你“这幢、另有对面那幢别墅都是我的”,你不妨去房产生意业务中央拉一张产调,安若泰山的是:这资产第一债权人是银行,说不定还“他项权证”做给了张三、李四。
' a2 ?, ~% ]4 S$ z! Z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贪心”和“恐惊”本就孪生。在经济快速上行周期里,融资能“撑死胆大的”,到处钱生钱。彼时得意着的土豪们谁都不是经济学家,夜夜笙歌完怎会研究货币政策,然后适时“逃顶”?加之他们广泛“玩”着的短融长投,比如上会合的陈总故事,又那边大概说罢手就罢手?2 L# B0 b8 v# R+ r" B3 ]; {
“甘心坐在宝马里哭”还真不光是一句讥讽。偶然间,在宝马车里的谁人人,真想大哭一场——至少,陈总和黄老板都曾有过如许的感受。
& _7 o/ D a- L T U- _3 K: X“沪N”车牌的机密之:资产转移( V% R& q$ p. |$ J2 L* M
上集说到,地产商、钢贸商陈总在2012年底资金链完全断裂后,面对已经不大概偿清的金融机构和民间债务,选择假借“负债还车”的说辞把座驾过户给一名他信任的“好兄弟”,以此实际举行资产转移。这就是为什么这辆车龄不下6年的汽车牌照却显然是新的——“沪N”打头。
9 v9 L, @' M7 D: ~仅靠保下一辆车,维持不了未来的生存。想要做点正常的商贸买卖赢利?行业的环境病入膏肓,陈总本人的银行贷款准期坏账,进入了银行征信“黑名单”,这使得他想维系一些简单的业务都已困难。
2 ?1 m' C9 |' l& ~* u9 z' j“现在出去,不管做什么买卖,你不能说你是这三种人:温州人、鄂尔多斯人、宁德人”。陈总如许告诉我。很不幸,他就属于上述部类。$ b7 i: u; d6 C7 y- X- e
这个时间,陈总开始筹谋:既然自己的名头用不了了,但自己在买卖场上的本领还在、“规矩”都懂,为什么不找个“人头”来做买卖?既然汽车都举行了资产转移,那为什么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手上余下的一些曾经投资的、一时无法变现的公司股权也一并转移出?
9 C7 D+ B) ^% G( c3 o; u, V2 _人在流离时很容易瞥见什么叫“众叛亲离”、“猪朋狗友”,此时陈总的“人头”选择并不多,而那位已颠末户走了陈总汽车的“好兄弟”,一不是宁德人、二又自己涉足地产财产链上的买卖(因此是陈总早前买卖同伴),未来不管是开展陈总挪移已往的业务,还是提及来“负债还车、还股份”,都相对便利。) O: s4 w: I: ~4 K j: e0 [+ }5 a/ e
陈总于是拍板:就他了。
! F9 M* I' f1 C7 @3 w9 o& h' _“沪N”车牌的机密之:择主还债 {3 F7 O& F) v2 D- v: K
接下去的故事并不一帆风顺。3 Q/ i) H$ o( Y0 Y6 o) m$ E' C7 x
“引火上身”——陈总告诉我,他在听到了某银行上海分行负责风控人士传出的一条来自同业公会的消息后,脑筋里就闪过这四个字。而此时,已间隔陈总做好上述资产安排约摸半年,他也已经成为了“好兄弟”名下公司的“市场总监”。
" m' O: h: ~$ A3 F5 g8 K这条消息是:正在大规模“利润冲抵不良(贷款)”的一些银行,愈发器重资产保全工作,也对贷款商户的资产转移题目有所察觉。一些银行已经实验与司法部门探讨定立和追究“资产泉源不明罪”的大概性。/ j# S+ F5 G6 j) k9 W
陈总开始不安。一来,他担心“资产泉源不明罪”假如真的可以被追究,那被处罚的主体将是自己原来无辜的“好兄弟”,那他岂不是有大概害了自己最好的朋侪?二来,他转移的那些未上市公司股权本是在“暗处”的,外界很少有人知道他另有这些资产,而他每天开着的车却是在“明处”的,借主们一眼就能看到车牌。两样东西都转去了一个人身上,岂不是“此地无银”,白白送了借主一条顺藤摸瓜的线索?: z7 f1 e1 i4 H) s
听到这里,我“不明觉厉”,为逃废债资产转移绝对是一门技能活:不但要把好的资产从“黑”掉的名头下隔离出去,还要把“明处”的资产和“暗处”的资产做好区隔。陈总接下去要做的正是这个,把在“明处”的车再次转走。而这次该转给谁好呢?陈总的思绪开始变得直白:既然银行查得紧,那就真的负债还车吧。陈总在自己的各种借主里主动选择了一家他最为于心不忍负债的对象,决定把车过户给他。( W* w T4 d/ [" i- Q
由于是真实的借主,一年多前乞贷时的网银转账各项“证据”和欠条也都在,陈总因此安心了很多;又由于是陈总主动还债,对方天然体恤包涵,车还是归陈总使用着。
4 z' a* S% ]% S9 M% W“沪N”车牌机密下的反思:跑不赢的银行资产保全
; C9 t) C; Q/ s7 ~: v6 @$ x对于类似陈总的这种“主动择主还债”的举动,我过后咨询过状师朋侪。毕竟上,在天然人和银行都是真实借主的环境下,起主要看银行的债权有没有优先权(如抵押权)。在陈总的案例里,对于这辆车作为偿债资产的分配,债权简直不分前后和巨细序次,但却本应同等按照比例受偿——而不应是陈总自己选了算。
?6 g9 ^) p5 f! H* a7 |" F& ~! u& q这里留下的题目是,纵然陈总的贷款已进入了不良,可银行的资产保全部门哪会云云三头六臂,知道债务人另有哪些资产可用于偿付;即便银行有员工这么负责地深入下层,银行查封资产还须要颠末繁复的法律步调,在时间上又怎么跑得赢民间借主?
# V6 v; \+ a7 d7 s: ]不止是在上海,我此前做信贷观察走访江浙多地,如许的题目不绝出现。在温州,很多老练的债务人就是打了时间差乐成逃废债,民间乃至还传播出了“逃废秘笈”。0 g1 _: Q; M$ X8 q
与此干系的另一个插曲是,近来有一名同样资金链出现题目标银行贷款客户找我帮助,想通过我接洽上银行干系部门。他的贷款还款也出现了逾期,这笔贷款模式是房产抵押,代价1000万的房产打7折贷出700万。在近期本地房产出当代价颠簸的环境下,这名贷款客户比银行还急,一来畏惧银行若不实时处理处罚,房价真会下跌;二来渴望银行进入资产处理房产拍卖,如许他荣幸还能套现约300多万房产余值(贷款条约规定不能再二押房产)。
0 W; I5 D' Q' ]6 _) q但是,事变的复杂性是:第一,由于逾期还远不满90天,出于报表雅观和分支行绩效稽核的思量,银行方面根本不乐意将这笔贷款归入“后三类”,也就临时谈不上后期处理;第二,支行长做这名客户的头脑工作,要求他必须去民间过桥资金返来举行续贷,并共同提供虚伪财政报表,好让上级分行允许新贷款。除此之外齐备免谈。/ R: ]3 y1 B/ G1 `3 N) r: l* S
“真是想按正常步调坏账都难。”这名客户向我诉苦。眼下,他只有眼睁睁负担着房价颠簸的市场风险,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各种融资继续计息,而无法套出“久旱甘露”的那300万余值。: B1 d% x3 v/ J,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