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度弊端的色诱下,肥胖而难以自控的花旗终于倒下了
! J/ i7 V# i3 x w' ^! i8 m8 |0 k% W) j: R q- N
一个世纪足以发生许多循环。1935年春,在美国缅因州一个农场里,摩根财团被迫一分为二,一部分继承从事传统贸易银行业务,此即J.P.摩根,另一部分成为独立的投资银行,此即摩根士丹利。74年后,同样是在春天,同样是在旷世金融飓风的扫荡下,又一个金融巨头——花旗不得不做出类似的决定。如果当年签订《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罗斯福天上有灵,不知他是会感慨老天弄人,还是悲戚人类的愚顽?
3 z9 e9 }8 \5 \5 M5 \1 I# {
q9 ^7 k) U! p 所差别的是,当年的摩根虽被拆分但力气犹存,而花旗却已体无完肤。2008年,花旗净亏损187.2亿美元。如果没有美国政府脱手相救,这个地标式的金融巨人恐已轰然倒地,余剩一片悲歌与叹息。2 \# u$ p5 a* n/ u. }1 Q3 ?/ i' g
1 L) ]4 t4 \: U8 u6 _, Q) A 金融超市模式停业?
3 m* R$ R3 i/ a7 V' L( o) `
8 p6 c% A o0 l! V2 N 2009年1月13日,花旗正式公布将剥离其从事经纪业务的美邦公司。根据筹划,花旗将与摩根士丹利组建一个合资公司——摩根士丹利美邦,摩根士丹利将在合资公司中占51%的股份,为此摩根将向花旗付出27亿美元。仅3天之后,花旗又公布了一个战略性筹划,将花旗团体重组为两大奇迹部,即花旗公司(Citicorp)和花旗控股(Citi Holdings),二者均由花旗团体有限公司(Citigroup Inc)全资拥有。* t% Y' m) N3 m4 j5 X7 M, [
2 N# z0 t/ D$ M! p8 Z5 k 花旗和摩根士丹利归并经纪业务是次贷危急发作以来华尔街履历的又一庞大厘革。有专家称,这将标志着强大、独立的经纪公司的回归。已往十年来,在投行和贸易银行的放肆吞并下,独立经纪公司险些消散殆尽。更有分析师以为,此举加上花旗的布局重组,意味着花旗苦心谋划的“金融超市”模式濒临停业。
% S( x" v0 z& X( N. j
* ?% T" G3 M! k 1998年,在桑迪・威尔的主导下,花旗与观光者归并。这是威尔打造花旗金融帝国过程中的紧张一步,也是实现其金融超市空想的关键一环。金融超市的假想是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使全部人在一家金融机构就能完成其储备、借贷及投资等业务。花旗团体正云云,它有零售和贸易融资业务、投行业务、经纪业务,此前另有观光者保险业务。然而,恒久以来股东们不绝猜疑如许一家公司能否做得比专业公司更好。' Z5 t. p5 x B% G. Y0 S% P( n
$ n! u3 `9 c% E+ U! H$ L/ r$ ^0 Q 金融风暴卷走了花旗身上富丽的衣裳,其痴肥不雅的“裸体”被毫无生存地袒露在众人眼前。在瑟瑟的北风中,花旗已无暇顾及羞涩与颜面。它要生存。它得改变。7 E& q. l4 F) a/ i) B) ?' |
- C. R- n% @' w. n8 Y0 _% ]0 s
根据现在透露的筹划,新的花旗公司将偏重于花旗最善于的业务,即提供企业、私人和零售金融服务。预期新花旗公司资产总额约为11000亿美元,它将生存花旗环球的重要金融业务以及光荣卡业务。花旗控股将持有全部非焦点资产,共约8500亿美元,重要包罗:零售经纪和资产管理,斲丧融资以及一个特别的资产池。该资产池包罗1920亿美元的美国斲丧贷款、260亿美元的美国企业贷款、320亿美元的美国抵押证券等。已往几年收购的许多资产都被视为非焦点资产,现有的许多自营生意业务头寸和不良贷款均将交由花旗控股管理和处置处罚。3 v) ?# |% N; L& L2 |
1 y! O3 i" [+ M7 y 也有人以为,花旗的重组与当年摩根的拆分有着本质区别,它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花旗的贸易模式。不外,花旗顾问、前美国财长罗伯特・鲁宾的去职却大概预示着什么。
! K1 A' I a' @
! K4 P7 S! g! h! v7 U" s 本年1月9日,鲁宾公布退出花旗董事会。只管此举被许多人解读为鲁宾引咎辞职,但如果思量到鲁宾是金融超市最忠诚的信徒之一,那么他的拜别是否意味着花旗金融超市模式的闭幕呢?* f+ u- U5 W" ?, ]8 p: R! T* j
6 J; o" Y+ u( ^1 D4 R
在当年被桑迪・威尔挤走的花旗前连合CEO里德看来,花旗的本日实属意料之内。在花旗与观光者归并之初,他就断言花旗的公司银行业务大概永久也无法红利。不久前,他又再次公开声称,花旗的贸易模式大概会调解。/ W/ v- g5 K, ]. Y2 \/ N' w
, S2 k8 A: |) {9 T0 \ 岂论怎样,对于2007年12月上任的花旗CEO潘伟迪来说,如许的调解多少有些尴尬与无奈,由于他同样也是金融超市的“刚强信奉者”。普林斯辞职后,花旗董事会派人找到前首席运营官威廉姆斯塔德,渴望他接任。不外,威廉姆斯塔德提出了一个让董事会无法担当的条件——拆分花旗。结果董事会终极选择了有“共同理想”的潘伟迪。
- j" n' e2 t# ~$ X) S1 v3 y- y8 M! y ^( `. h9 \- P3 f
潘伟迪上任后不绝声称要生存花旗既有的贸易模式。2008年12月中旬,花旗高管意识到,第4季度严肃亏损已在所不免,为此他们至少应该接纳象征性的办法,与潘伟迪已往所对峙的蹊径诀别。7 U: h1 J$ P, [: J4 T
* p% k2 F! F# W4 o, Q. J' Z4 D- N 题目在于,如果花旗之举仅为权宜之计,那么它能否从根本上管理花旗所存在的种种题目,以致解其燃眉之急都是值得猜疑的。因此,有分析师预期,如果美国联邦政府进一步施压,花旗将不可制止地会举行更大规模的分拆和瘦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