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7月17日消息,红旗飞扬,彩球飘飘,礼仪小姐落落大方……在西北某省一场招商会的签约现场,几个项目的签约两边大笔一挥,双手牢牢相握,一派笑意融融的局面。而在场的某市一位部分负责人无奈地对记者说:“这里头我们市的几个项目,早在半年前就签过约了,如今无非是让老板给个面子,再来捧个场。”" S" s5 E. w9 A; L. W$ t 跑场子只为了做样子
 & O5 U; p2 y. [: G+ e7 k# N西部另一省份一家文化企业为了改善印刷质量,引入了一套新装备,正式使用一段时间后,当地举行经贸洽谈会。为了凑够签约数量,有关部分就动员这家企业,为装备的引进再举行一次签约仪式。企业碍于面子,只好派出代表共同举行“审慎”的签约仪式,为经贸洽谈的结果“添砖加瓦”。
 2 x7 o) D7 ~4 n“我们条约早已签过,拿到洽谈会上再签一回,纯粹是做样子,但是不做还不可。”该企业负责人说。
 9 H: U' O- |1 Y  x“重复签约并不少见。”中部某市一位财政部分负责人坦言,如今招商引资仍旧有使命,从省一级分解到市一级,市一级再分解到各部分,各部分完成使命有困难,就把主意打到重复签约上来,企业对此邀约每每是虽不甘心却也不愿冒犯人,只好往返跑场。一位企业老板发怨言说,一个月内省里市里往返跑了四五趟,打乱了他本来要出国观察的操持。
 4 N* V$ X+ j  n- v4 z0 ~' ~几千万包装成几个亿
 5 j& e3 E) c& q以中部该市为例,本年,该部分的使命是招商引资一个亿,到5月份完成的使命还不到1/4,负责人发急地找认识部分的向导,看看有没有大概在对方的项目中分一杯羹:“假如着实不可,就连合招商,但是在地皮等数字上面做一些工作,使几千万的投资变成几个亿。”
 2 }) D% X5 D5 j! H& n5 a4 G重复签约到底有多显着?一位知恋人先容,少则一两次,多则四五次。有的协议只是意向性的,也敢往签约项目的数字内里兑。如许签的意向书,并不是条约,不具备束缚力。; j' L+ z0 ?1 ?( R" F
 西部有个招商会为拼集签约结果,让各个经济部分到天下各地招商,不管项目末了可否落地,先把企业约请到再说,第一要参会,第二要签约。一位到场招商的工作职员说,为了完成“邀商”使命,就到兄弟省市找对口单元求援,请人家出头构造企业参展,只管能“签约”。对方有此类需求,当地也会努力共同。真有项目还好办,多数没有干货,大概落不了地,两边只好“演出”签约。
 / P) ~% V" E$ G) o4 G+ q假政绩出不来真结果/ Q9 O8 n6 e) Z; o9 J) P
 重复签约有两个目的:一是将签约仪式的氛围捧热,营造一种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情形,造成当地是热门投资地区的假象;二是让数字美丽,通过媒体宣传,提升政绩。一位经济部分负责人自我反思:“说到底,这还是一种虚荣的政绩观在作怪,国家如今夸大不以GDP论好汉,但在当地究竟上经济发展指标仍旧是如今最显着的结果单。”  Q. U' U: w# Z0 L, z( ?, G1 P8 G
 各地经济部分为完成招商使命也常叫苦不迭,使命的繁重使得重复签约似乎成为“没有选择的选择”。然而,招商只是情势,怎样让企业留下来、让市场保持康健发展这个庞大而根本的题目,却被很多人忽视。( Y4 \& u+ m( J( @! c1 V
 “我跟企业负责人谈天,发现这种激动性地招商引资笔剖上是一种最大的短视活动,招商时什么都敢允许,招来后本来允许的配套、人工、补贴等都难以兑现,终极招商会变成‘招伤’,企业留不住,口碑也差了。”一位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