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2000万个人收入的易烊千玺,深夜蹲在河南暴雨卡车角落啃泡面,00后这套路连韩红都没想到
; _. Z9 z9 s7 c) l8 Y6 D) }; k2000万。3 X; }" S/ q U G
这笔钱够在北京三环买套不错的房子,够普通人不吃不喝工作四十年。' D5 @4 c' ~; l# S& V2 [
易烊千玺把它全拿出来建了个基金。5 W; U$ R( H+ I! i" c$ }* Q+ J
说实话,在这个流量明星恨不得把慈善当营销工具、把公益当人设包装的年代,我已经习惯了质疑。尤其是面对这些年轻偶像——他们的眼泪可以是演技,笑容可能是剧本,就连捐款都能算作投资。
" Y' _. ]) s* J$ B" i1 Z但有些细节让人说不出话。
8 t, |; g/ E% f* s/ v3 V1 H- O2 m N! W
( l4 a* U1 { u$ ^河南暴雨那年,郑州红十字会的工作日志里记录着这样一幕:一个年轻人连续三天搬运物资到凌晨,为了不占用救援通道,悄悄蹲在卡车角落吃泡面。
, T3 S( I5 N+ h志愿者后来通过衣服上的签名才认出来,那是易烊千玺。
- h" g; \4 o) ~你说这是作秀吗?凌晨两点,没有记者,没有镜头,只有满身泥泞和一碗已经凉透的泡面。
! ]! \( g3 M0 Z: ^7 E7 J这种“作秀”成本也太高了。
* L- z t/ Y+ Y; T, j! k# W, ?) f7 {我开始重新审视这个00后。1 I7 S+ R/ e2 z, H8 v5 G
数据会说话。180亿票房,百亿影人,听起来很厉害。可当你看到《长津湖》拍摄花絮里,那个在零下20度雪地爬行到膝盖冻伤还不肯停的年轻人,你会发现票房只是副产品。% |- }/ E5 W* Q6 ~4 m
中戏的同学爆料过一个细节:这家伙永远是排练室里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那个。凌晨三点还在练同一个动作,像着了魔。
4 O* T; g+ K$ Z
9 }9 Z: g) s& A
! J* u% x1 l, k [
《少年的你》有场打戏,导演本来想找替身,他非要自己上。真打,不是演的。一条不行来两条,十条不够来十八条。脸肿成猪头也要继续。
2 t1 g3 \% `: Y+ W$ X3 S疯了吗?
7 G5 J; ]1 i6 l4 B a% d0 Z也许吧。在一个靠脸吃饭的行业里,主动要求被打肿脸,这不是疯是什么?. s, @: ]) T* o- M- m
可更疯的还在后面。: b9 ^% B* L$ y' Y4 _& o+ T) b
湖南抗战老兵疗养院的李爷爷,94岁了,总跟人提起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五年来从没缺席过任何一次探望,会手语,记得每个老人的故事,比亲孙子还细心。; c4 D( a- n6 ]0 E
院长起初不敢信。谁能想到那个站在万人演唱会舞台上的少年,会蹲在病床边为老人编手指舞?$ l* e1 z, a) G+ w5 r
B; }- F- {+ A' B0 K% k q
. q( U* h6 _7 _$ y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有个工作人员印象特别深。有次一个小女孩人工耳蜗手术失败,哭得撕心裂肺。那个刚杀青的年轻人连夜从片场赶到医院,没人叫他来,但他就是来了。
+ A$ ?" ]6 W9 S2 Q六年下来,137个听障儿童重新听到了声音。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双期待的眼睛。
4 F I- u; d1 k% N) B行业里见过太多“慈善秀”,但很少见到这种级别的。没有发布会,没有媒体通稿,甚至连他自己的社交账号都不提。4 ]! W* g) j, J6 Y5 B3 J; w2 H
要不是工作人员偶然透露,谁知道这些事?
1 |+ L7 O, P0 N% m, g- J6 U+ I0 U0 L2023年那个“玺乐基金”,他直接砸了2000万进去。首期资助30个偏远地区的艺术生,其中一个彝族女孩阿依,诗集已经出版了。' ^5 I% s/ o! x3 v! N
基金管委会主任提到一个细节:为了面试新疆的一个考生,这人连夜飞行10小时。没人要求,但他觉得应该。
7 m. u$ n4 \- N+ u9 `7 j8 G9 u- P( X. r2 T; S9 ? ?
9 K4 E) E+ ]8 ]: Z8 B
应该?
5 Y- h/ q0 Z; S5 n在这个什么都可以外包、什么都可以代理的时代,“应该”这两个字显得有点奢侈。2 s! v" w& n0 m: P z
《这!就是街舞》录制时,他高烧39度还要完成空翻动作,结果耳内出血。节目组都心疼,他自己反倒不当回事。
$ h, s8 y" d9 B2 F练了18年书法,13岁写的“静思”匾额现在还在湖南博物馆放着。专家说已经有颜体风骨了。央视中秋晚会上他现场写的字,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6 A$ i) t; U3 e- ?# P0 W0 }+ E这些够了吗?还不够。
1 o1 m1 R. W! m6 [2 A" f* Y话剧《我在天堂等你》里,他主动要求演毁容军人。每天粘4小时硅胶假体,皮肤过敏成什么样都不肯用特效化妆。
$ Z& x% g9 B& P1 e9 z% T) p+ r: R* X" I
: S: ^1 I0 R5 D- e, G3 l9 F8 i0 n有人评价这是“偶像到艺术家的转折”。我觉得更像是一个年轻人在寻找自己——真实的、不完美的、会痛会累的自己。3 W# s$ ?1 f" w3 `6 n. C6 t% _
他在《时尚先生》专访里说过:“偶像应该破除完美主义。”
( i8 l8 \8 M' s& s; A" }4 k拍《奇迹·笨小孩》时,他坚持保留脸上的痘印和皱纹。结果某个粉丝调研显示,87%的粉丝因此开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M5 i0 m1 e9 n4 [* p5 G这比任何票房数据都有意义。
; h, T+ d; N$ [: r当然,质疑的声音从没停过。有人说这是人设,有人说这是营销,有人说年轻人就该张扬跋扈才正常。
( O9 d9 e( Z& e' K我也质疑过。
, C; z! P# I2 ~; } ^3 f直到看到那些无法作假的细节:零下20度的雪地,凌晨三点的排练室,94岁老人眼中的温暖,137个重获听力的孩子,还有那个蹲在卡车角落啃泡面的身影。
5 j. U" \; w9 Q# a/ ]! j5 ]& l) _0 z, m+ Q) u t3 _9 X
9 |3 ~( E( N7 e5 U
这些加起来,构成了一个真实的人。$ v) N2 o$ Y, G6 K6 i
不完美,会犯错,有时候倔得让人想打,但足够真实。
! V+ u& u6 c2 s. C3 w. f: O. z在一个浮躁的时代里,这样的真实显得珍贵。就像他书法里写的那两个字——静思。
}! N' W% g! j: v2 E( J& b. U有些价值观,不需要大声宣扬。) Q, Q9 I' N0 p
有些品格,时间会给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