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市公司高级管理职员,董秘不停都扮演偏紧张的脚色,除了高薪,董秘还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其身价完全可以跟金领媲美。不外,近几年来,上市公司董秘却出现了闪辞潮,除了由于跳槽后身价翻番,套现赢利也是一大诱饵。《投资快报》记者将推出“聚焦董秘离职潮”系列报道,细数那些上任如“走马看花”般的上市公司董秘。, o, U& \: R7 ~9 G; ]$ o) p- a$ _! v* o
# @$ \1 d0 J: S0 L/ Q 中小板成重灾区
/ B6 H5 |1 ~+ ~" u
2 I6 I' z; R" m- I _) o7 n 同花顺(14.270,0.15,1.06%)iFinD统计表现,自2009年7月至本年9月中旬,A股市场共有25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董秘离职的公告。在这256家发布董秘离职公告上市公司中,深圳主板市场到达51家,中小板107家,创业板42家,沪市主板56家。值得留意的是,近三年时间中小板离职的董秘占据40%,可谓是A股上市公司董秘离职的主力军。
5 U, z. ?% p/ H: I& k# a( J6 j' ?# L! m. A6 Y/ z5 F3 ~3 |; X
在上述256家公司中,有55家在上市不到一年的时间,即发布董秘辞职公告,如华昌化工(6.75,0.10,1.50%)(002274)2008年9月25日登岸中小板,2009年7月31日公司便发布董秘离职公告;永安药业(9.54,0.19,2.03%)(002365)2010年3月5日登岸中小板,2010年4月13日公司便发布董秘离职公告;金亚科技(5.830,0.09,1.57%)(300028)2009年10月30日登岸创业板,2010年4月30日公司发布董秘离职公告。
* t4 {& J2 f4 {) Z& b) o1 `( p: }! u4 P2 N. ]$ }
更有甚者,有部分董秘的上任仿佛走马看花,在公司上市的数月内就闪辞。如麦迪电气(10.450,0.16,1.55%)(300341)2012年7月26日上市,8月17日公司便发布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辞职的公告;东诚生化(22.41,0.23,1.04%)(002675)2012年5月25日上市,8月6日公告董秘辞职;丹邦科技(12.30,0.29,2.41%)(002618)2011年9月20日上市,不敷一个月时间,10月14日公司即公告董事会秘书辞职;丰林团体(4.56,0.10,2.24%)(601996)2011年9月29日上市,10月11日公告董秘辞职。
! }1 Y4 W& s5 u! R& |& x
8 \7 W. Y! _$ m- j& D 上市公司董秘离职,不光可以满身而退,偶然间也预示了更好的发展时机。由于董秘可以通过不绝跳槽进步身价,既可被拟上市公司聘为董秘又可分得股权。有关统计表现,2011年离职另谋高就或携股权满身而退的主动辞职董秘“专业户”为149人,占当年离职董秘总人数的41%。# ]1 y; F/ y" R9 v0 M7 A$ n
: E9 A( g0 m0 l8 H
解禁套现是最大勾引7 j# F% [( b. S y1 e
# b1 M8 ?0 v( w* \: p1 g3 u- C
股权投资收益,是上市公司董秘纷纷辞职的紧张因素。纵观上市公司高级管理职员的薪酬状态,董秘因其持有上市公司股权,以及工作的活动性,通常是高层管理队伍中闪辞的专业户。: r% M5 Z. I/ u% j8 v$ V
2 l4 x' @6 p9 U$ W7 b6 `
此中,股权投资收益也成为上市公司董秘辞职的诱饵。根据《公司法》规定,高管所持股份颠末一年的锁定期后,每年最多只能套现上一年所持股票总数的25%,然而,如果高管在上市后的第七个月辞职,那么高管所持股票在公司上市一年半之后就可以全部套现。根据该规定,离职后高管的减持规模以及可操纵性就大大进步。由于股权兑现的代价远远高于高管的工资,高利润促使不少持股高管在公司上市后就急忙离职。由于离职套现并不受证监会的相干羁系和限定,以是离职套现成为浩繁上市公司董秘一夜暴富的最佳选择。
) T0 \( B. v2 C! I- P9 m% g4 A: B- d' F" D+ g) J
离职套现不光意味着一夜暴富,如果被其他上市公司发掘,董秘的身价也大概随之上涨。现在董秘圈内跳槽的征象并不稀有,且有逐年递增之势。A股市场董秘薪酬存在巨大差异,作为上市公司的高管,董秘中既有年薪数百万、名副着实的“金领”,也有年薪万余的“打工族”。有上市公司董秘办职员透露,一样寻常来说,董秘也是高薪发掘的对象,跳槽一次身价就能翻番。 @& \7 l7 M( l# s f% [0 q3 v
9 o6 s* C2 d! l8 U& T. N9 Z2 C/ H 现实上,由于工作量、工作强度有所差别,上市公司董秘的薪酬也天差地别。因此,与持有的股份相比,一些辞职高管的年薪显得微不敷道,这也使得高管在公司上市以后甘心舍弃现有职位、薪水,尽快将代价数百万以致数千万元的股份变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