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银行的钱如何被票据套出来:一票两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4 00: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行39.15亿票据案发作不到一周,1月29日,中信银行再次曝出9.69亿票据风险变乱。短短一周时间,两起银行票据大案涉险金额合计高达48.84亿元。由于2015年下半年股市剧烈颠簸,大概另有更多的票据风险暗流涌动。# Q6 b: ]5 I( y" Q  A5 Z8 N0 s8 v
在票据圈内人士看来,票据玩家通常伙同小银行举行“一票两押”或伪造清单,找中型银行过桥,末了与大银行签订代持协议等固定“玩法”,将银行里的钱套出。2 W% a4 }0 r/ Y1 h

" d* p1 ^; {$ E& |5 B% m银行风控管理弊端( A3 a" f5 H2 C' m

: K& @: V" ]5 p$ j8 ?+ b+ T3 z“近期发生的几起票据案的做法,袒暴露‘一票两押’及‘清单融资’的陈迹,融资人至少要搞定一家小银行名誉,将银行公章盖出来签代持协议。” 票据资产分发平台票据客首创人洪其华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指出。. m# n2 u4 X$ W0 |7 r$ U

- o# G2 g8 ?, `0 A$ q, K" K据相识,企业要想将银行存兑汇票开出,起首必要有银行给企业授信,企业缴纳肯定包管金,大概有肯定抵押物,银行会为企业开一张存兑汇票。存兑汇票是银行开出的名誉,企业拿到后可以做付出或贴现。& a0 J" a7 s8 x0 i; j9 S* Q9 K
, a' h4 X8 a9 B4 Q/ O, L5 f
在票据市场,转贴现业务发生在银行之间。对于贴完现的票,银行会盖章,完成贴现的票据便会进入银行间市场,不再到场企业间流转。转贴现交易方式有很多,市场上比力常见的有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等。
' N% ?+ {* l- D6 ?, g- W
* U4 V  L  [7 W& O' w某国有大行省分行从事票据业务多年的刘总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体现,现在买入返售都是分行一级通过票据中心、票据部分在做干系业务,属于小众业务,省一级分行配备的人力很小。由于票据买入返售有银行做背书且风险较低,以是轻易导致票据保管环节出现疏漏。; H( ^/ _' o0 V0 C" F

# o4 |; d" W, g1 i中国政法大学票据专家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体现,近期发作的票据风险案件并非票据自己出现标题,也不是正当的票据关系发生了纠纷,而是银行内部风控管理袒露标题。
5 N( T& B) y2 H/ d; ~# a  v& C# }1 |8 Y, j
票据案涉险资金或流入股市
/ G" f8 r* I% Q8 I- K; v
' i- d; B9 z4 h( U( h迩来的两起票据大案另一个共同点是,从票据市场流出的资金大概进入了客岁下半年剧烈颠簸的股市。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体现,2015年下半年的股票配资中,有些钱是从票据市场流出来的,由于上市银行年底必要披露年报或面对审批等标题,票据风险渐渐袒露。
2 T+ I7 x) \! o
3 `( D3 l3 L4 X) _, B6 q+ {/ s- x两起票据大案中,票据中介的身影隐隐可见。在票据市场,一种票据中介是资助银行搜集票据,银行手里有资金,盼望在市场上为企业做贴现,票据中介就资助先容企业到银行去贴现,银行付给票据中介先容费。别的,票据中介还在市场上用自己的钱将其他人的票买过来,再拿到银行贴现,中介赚取差价;另一种票据中介则是在银行同业之间充当交易票据的信息拉拢方。% K& A& T5 D( [1 }/ |: m

  r# K" e* D$ X3 k! R  v票据中介缘何铤而走险?在票据圈内人士看来,本年票据案件频发在预料之中。在利率市场化、利差水平收窄的配景下,2015年票据利率颠簸幅度显着减小,且利率走势在大多数时段出现单边下行的趋势。
: M; b/ M6 R. m! ]- C6 y
4 z0 J% |. V" Z4 @8 g* s$ ]客岁票据的贴现年化利率从4.5%一起走低,到2015年底至3%左右,而融资利率依然下行。对于票据市场,融资利率越低,套利空间就越窄。0 z! d4 A( d9 E' I* D5 N" H
3 w4 w' K' `8 N0 S
“在票据贴现利率下行的环境下,票据中介的利差越来越低,乃至连往返的机票费用和人工费用都发不出,”洪其华说。正是在如许的大配景下,一些中介开始铤而走险,除了已经袒露的票据敲诈案件,票据中介还会与银行连合做限期错配业务。
" v7 ~* F( @% p& Y% F3 v
& l& M) c0 ^) C! V3 J所谓票据限期错配业务,则是票据中介用银行的钱,通过同样的利用模式在市场上大量持有票据,期待利率下跌,当利率下跌时将票据卖出套利,票据中介则在此中充当网络票源和探求资金的脚色,此中,限期错配的风险更难预知。
0 A( k' R9 X3 }0 C9 l2 H! @" y* g5 ^- l
& l& N( ?5 c7 {票据违规利用“潜规则”
( f. l8 T! L& ^: n4 ^. l. {8 p. y2 u# r" U' Y3 I) m: k& ~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相识到,在票据违规业务中,除了已经发作的违法敲诈票据案,圈内另有不少违法违规利用的固定模式。比方,小银行通过搭桥与大行签订代持协议,末了“一票两押”将票据套出银行间市场就是此中一种违规模式。
3 L2 \0 {4 n+ U& u: H0 L" S6 S8 D1 g2 i. u+ n2 r% a5 {" r  k
比方,某农商行C买入返售给大行A一笔票据,如果他们仅签订买入返售协议而非买、卖断,这个票就不必要背书,也不消加盖大行公章,相称于大行先借一笔钱给农商行C,农商行C将这批票据的收益权卖给大行A,但是票据的权利并没有转让。这时间,农商行C会给大行A一批清单,上面体现卖了多少票,到期日期是什么时间,而票则先放在农商行C的库里举行保管。
$ H, T3 l1 Q5 s$ o# }# G" T6 k2 o$ [% q. |! _( m; e
洪其华举例称,如果农商行C内部员工被中介买通,小银行想将钱套出来轻而易举。小银行的管帐只要一出账,银行的钱就可以立即被打去一家商业公司,其他银行没有办法管。末了,商业公司手里有了贴现款,背后的实际操控人是小银行与票据中介。整个过程就是票据中介与小银行同谋,违规找过桥行背书获取了大银行的资金。
+ l, T9 l, k4 Q0 n& f
# r$ \( f6 u; I( ~( G" s但标题是,在银行间票据市场,大行与小银行,比方农信社等不是发生交易业务的对手行,那么小银行怎样能与大行发生票据代持?& a4 J7 O) A( h* p1 \  e3 S
% t# l$ S" p" U4 f% ~! O
这就必要过桥行发挥作用。小银行与大行签订代持协议,中心找中型银行作为搭桥行。“比方,将票据给股份行B,股份行B再将票据收益权卖给大行,中心是搭桥行股份行B,农商行C与股份行B签订买入反售协议,股份行B再与大行A签订协议,卖出回购收益权。毕竟上,同业间很多都非卖断和买断的关系,而以代持居多。末了,做票据代持的银行很大概是一家完全‘失控’或与票据中介同谋的小银行。”洪其华表明称。
http://www.simu001.cn/x121005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4 00:14 , Processed in 1.20515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