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高盛高管辞职暴露内幕交易丑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3 23: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15日消息,高盛前实行董事Greg Smith在《纽约时报》撰文,公开反攻公司“有毒的”文化,这篇1,270个英文词的非难文章通过网络敏捷传遍了全天下,进一步引发媒体针对高盛内幕生意业务的报道。就此,凤凰财经致电经济学家谢国忠,他指出,高盛不停存在内幕生意业务,并不是新事。
! T& d" w# j5 u/ p4 H. W" ]$ `1 |3 f( z
高盛前实行董事Greg Smith本周三在《纽约时报》公布辞职信全文《我为什么脱离高盛?》,信中提到公司主管公然将他们的客户称作“提线木偶”、“白痴”,他以为,公司道德操行沉溺是对高盛恒久生存最大的威胁。同时反问,谁会明知投资不可靠或不符合客户需求,却依然将它保举给客户。
; E) Q' `0 z/ v6 {8 A! K7 H
4 n- M8 L; @1 r6 p) f) O该辞职信内容进一步引发媒体针对高盛内幕生意业务的报道。对此,谢国忠表现,“高盛内幕生意业务这么多年不停都有,并不是新的事故。”  F! a8 t8 T8 L/ }$ S" M

, d# g% p% {+ k7 S- K7 [高盛发言人曾反驳,差别意辞职信中的观点,在高盛看来,只有客户乐成,才算乐成。回首高盛百年汗青,高盛客户确实有不少“乐成”的赢家。
) p5 ~! y* [5 K! d3 O  l" p; `- e+ _3 i
1929年,“高盛生意业务公司”(简称:GSTC)亏掉了客户90%以上的投资,其时一位戏剧明星艾迪•坎特告状GSTC,索赔1亿美元,并在舞台上把高盛的名称作为讽刺的对象,荣誉的急剧降落使得高盛在以后的5年里没有开展过一起主承销业务。* u" j/ |( S! r5 Z8 q; i
. Z7 m: l' N& u, D, Y& a
1970年,宾夕法尼亚中心铁路公司倒闭,高盛被控敲诈,约有60桩针对高盛的诉讼,重要由那些在高盛明知“宾铁中心”的光荣评级被下调后仍旧被倾销的8700万美元的投资者提起的。
8 u1 a& J& J, U" |: m# T) T  a, O( v6 u6 p
1994年“麦克斯韦”案件诉讼震动全天下。高盛已经减持了其时闻名的英国公司MCC的股票,几小时后,这家公司的老板英国大亨麦克斯韦去世,有传言说他是自尽。正是高盛扬弃MCC,才导致其停业。在接下来的几年,高盛因MCC的倒闭而陷入了一系列的控告和诉讼之中。1995年,只管高盛称自己无罪,但仍旧同意付出235亿美元以办理官司。
8 C$ z( S! l5 g! v2 |, }) [, [9 A8 j% ^9 ]
最新的案例是,2010年4月,美国证监会告状高盛公司及其员工法布里斯•图尔(Fabrice Tourre),控告高盛和法布里斯•图尔提供虚伪信息,在涉及次级抵押贷款业务金融产物标题上涉嫌敲诈投资者,造成投资者丧失凌驾10 亿美元。
, {3 e% `' y* ^: G+ M
, P9 H+ R; _6 u' V高盛不停以来饱受华尔街品评者的攻击,不管怎样,高盛对品评声应该已屡见不鲜了。
http://www.simu001.cn/x118149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 03:50 , Processed in 3.42506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