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 S1 |9 T$ ]# v; X" e3 P8 L, w/ D* @实物投资的高收益期间或将闭幕!# B- n9 U% d" m% w
10月12日下战书,央行调集17家银行就楼市调控开会。
* R3 w4 V: E5 m9 l4 w# h
, N* m7 x# o. m! Z2 ?财新网援引多家银行高管报道,央行调集5家国有大行及12家股份制银行高管及个贷、资产负债部门总司理,召开贸易银行住房信贷集会,转达房地产调控的集会精神。央行要求各贸易银行理性对待楼市,加强信贷布局调解,强化住房信贷管理,控制好相干贷款风险。$ a6 N- q! M H
& L. ~$ p# t8 d9 J当日上午,上海银监局召开集会向辖内银行提示房地产信贷风险,内容重要为对公房地产融资规范,同时再次夸大要严格实验3.25房贷新政。此前,上海市住房城乡建立管理委、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团结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羁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安稳康健发展的意见》,就明确严查地盘款融资。! X6 Y8 Q6 v" L; Y! M) v( c/ ~3 ~. ]
8 e) ~+ t# V' J( `, g3 W《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从一名靠近参会者人士处获悉,羁系此次要求严格,银行资金进入商品房用地生意业务方面将会被“穿透式”羁系。/ T! N. Y- k, D4 x, L
7 [4 `% J! M: ~- j$ Q
一场自上而下的“整风”活动也正在深圳楼市中拉开序幕。
6 J0 u/ Z' h4 S; ^, o5 k) H3 e. ?% U7 B2 l2 K
深圳的房地产网站和自媒体被告知,10月13日,需出席到场深圳市网信办举行的一次集会。一名工作职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深圳网信办主任钟海帆将负责主持并转达关于发布房地产报道的要求。
+ x3 v) F$ Z T6 q f1 u9 K
1 d0 `. s* \/ o, q, r处于风声鹤唳中的另有中介行业。深圳一产业地中介的市场研究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迩来公司克制担当媒体采访、不能随意对外发言,朋侪圈的房产推介信息发布也必要审慎。
& j: m$ c% {$ T) b: k* X* b' P: E$ C# L i( |( N' s: l# h# i9 Z. T
深圳调控新政出台也让住在南山后海某花圃小区的大海(化名)措手不及。9 e. f# v- l2 p9 a
z$ T; `9 R- h+ |# V据《中国青年报》报道,4年前,大海以190万元的代价购得这套面积8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楼市几番上涨,上个月,他以690万元的代价将这套房子脱手,同时,通过中介在附近片区看中了一套110多平方米、总价1300万元的房子。+ x8 ^5 V- f, Z b; z4 h
- D. ~8 X/ C6 a+ n“节前我刚交了5万元的定金,调控政策一出来,我判断至少要跌10%,丧失高出100万元!”只管知道假如违约,本身交的5万元定金很难拿得返来,大海还是决定毁约。
. `! E& T4 F: J" [
$ q& x% b9 n1 |6 m+ A房地产调控才刚刚开始,治房价的大招在背面。& u/ v% ^" ]1 M' n- i
: w: y' u- F& ?
本日就更不消说接下来势在必行的房产税或房地产税了。
' x3 K2 F8 z6 ]) W
; r9 ]) e. O, O# ~9 c5 v2 z4 P国土部最新发布的一份告急文件被很多人忽视了:2015-2020年天下新增1200万亩新增建立用地,但没有一亩安排在超大都会和特大都会!透露的信息很清晰:大都会的地盘供应只会越收越紧。
2 m, ~* {( Z1 |+ g# v
) f J( _" f# v' t10月10日,国土资源部、发改委、住建部举行了消息发布会,先容了“人地挂钩”的新的地盘供应制度。
; u8 n5 k( \+ y) F$ B% d! G4 y7 v4 P( J+ f+ B9 J, S
提出2015-2020年天下新增建立用地总规模约3900万亩,此中包罗了进城落户1亿生齿的各类用地需求,开端估算为1200万亩。然而,却没有一亩安排在超大都会、特大都会。文件还提出,超大和特大都会的中央城区原则上不因吸纳农业转移生齿安排新增建立用地。
/ o+ E: e6 Q3 w r( {
' R" Z5 _, S0 y$ Y从中恒久看,高涨的房价背后是“一多一少”,一头是人多钱多,另一头是大都会建立用地少。这是对无法解开的死结,逐日经济消息地产主编杨羚强表现,国土部的政策,揭开了一个惊天秘密:大都会的限购政策恐怕在5年内都不会退出,不光不退,限定还大概比之前更严。由于这些大都会,并没有为大概流入的1亿农业生齿预备好相应的建立用地。而且,不但是北上广深,大概会有更多都会开启长限期购。
; n# i4 E2 n# J$ P9 e* T" W) F: P( K: J; _
着名财经品评员刘晓博则以为,对于有生齿吸引力、户口控制不是特殊严的大都会来说,人和地盘的挂钩,将给这些都会带来明显的建立用地供应量,有益于克制高房价。但对于北京和上海这种生齿吸引力巨大,但户籍管理特殊严的都会来说,反而会出现供地脱离实际生齿的倾向,终极导致住宅稀缺,房价上涨的情况。
# T2 o; v. Z7 X! g. Z$ ?4 B; i* ~, u5 \' _
像北上广深这些超大都会,外来生齿不绝流入,建立用地又不加,人均建立用地天然会大幅镌汰。不但是房价会继承飙涨,交通也会更加拥堵,到时,楼市限购政策不光不退,还大概比之前更加严格。
2 E5 s) P1 D) }3 R1 Z" S, @, M+ z' s3 o+ S+ M
国土部再爆猛料后,楼市资金会否流入股市?国务院一个动作暗藏了巨大信号。" J; n+ e; o; s$ ^7 l. m* ?
7 f5 |* r$ R. R4 S, ^7 x美国《福布斯》双周刊10月11日一期登载题为《中国房地产泡沫终于准期而至》的文章称,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然过热。近月来,一些都会的房价同比涨幅高达两位数,而投资者尚未找到另一个收益上涨的市场。
$ Q, l0 g2 q; J& r& \* z- e
2 Z& ]4 Z" w8 U0 {该文章还称,泡沫并不特殊,也并非意料之外。随着投资者探求安全且可以赚到钱的投资渠道,“泡沫”——或称为资产代价上涨,好比房地产、股市或影子银行市场——在中国经常发生。金融调控放宽时,资产代价就上涨,收紧时就降落,这既阐明金融市场不敷健全,也反映了中国独一无二的国家与市场肴杂型金融体制。
: K8 ]4 A" P; s. @8 t) ^( A$ v$ x0 c! q4 p
跟随趋势的风险要比探求拐点的风险小很多。. Z, t- q" v% t& T
! k: s7 `( `9 N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昨日在其微信公号撰文指出,房地产的拐点不是你盼望出现的时间就会出现的。人生的短暂和人的主观意识,导致人们对于各种拐点的预期次数远多于实际次数,即所谓“狼来了”的预期远多于“狼真的来了”。
, `) Y! `& {' V% o5 n7 W0 |3 n, n- f# N. w0 h
房地产的泡沫还会一连多久呢?李迅雷坦陈:真的无法推测详细时间。
+ |2 M5 Z) s, i b5 l- j/ x& ]: y2 @& }. \0 m, j
房价下跌的时间,卖房会很难,由于险些全部国家的楼市都是在下跌之前先缩量,然后是越跌越缩量;这与股市恰好相反,股市见顶的时间,总是下跌放天量,只有到了跌不动的时间才缩量。( X& k6 H9 I- }% Q
, g, |( X0 r& r! C% d在此背后,实物投资的高收益期间或将闭幕!在资源逐利的机制下,货币流向金融资源品的增速或将大于实物资源品。
1 T4 q/ e1 y* m5 i4 D S
- l5 B" a4 c \( t9 F8 g2 O. q李迅雷四年前就对峙如许的观点。
' w/ f E) a. T8 f( Z7 f" U }' B$ r% M
他的逻辑是:2011年起,大宗商品代价出现汗青性的大拐点,随后黄金等贵金属代价出现了大幅回落。之前国内投资者热衷于收购煤矿、铁矿、油井等实业资产,或购买金银珠宝、古玩及艺术品等实物投资以获取高收益率的模式将难以为继,热钱将转向金融范畴,中国会步入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财产管理的“资源期间”。
3 Z& _# f( W* O; g8 Q \
' ~6 K8 k" m! {四年后,转头再看,李迅雷发现核心逻辑依然建立,拐点也找对了,失误之处是把房地产投资归为实物投资,以此以为楼市的高收益期间也已往了。实际上,房地产也可以看成是准金融资产,因此,更精确的表述应该是:2011年成为中国经济从“商品期间”步入“资源期间”的拐点,经济开始“脱实向虚”并一连至今。期间,创业板、中小板出现了长达三年的牛市,信托、保险、银行理财、PE、VC、券商资管等规模大幅攀升,债市和股市的扩容也突飞猛进。
' U6 z+ N7 v1 s2 r$ u0 O/ B4 i! \! a3 S+ i3 h4 ^
客岁,中国A股市场的生意业务额创汗青新高,占环球股市生意业务额的三分之一左右。本年,中国房屋销量也将创汗青新高,住民楼市加杠杆的规模也到达了史无前例的程度,这齐备都表明,中国经济继承“脱实向虚”。. [ n7 n- s+ H5 H- L
4 ?, d6 s6 q8 _5 Z2 s+ {+ K日前在上海举行的“2016陆家嘴区块链金融高峰论坛”上,李迅雷还表现,现在中国金融增长值占GDP比重,本年上半年是9.2%,美国大概只有7%左右。按照如许9%和7%的比例的话,中国大概不消过几年,在2020年左右中国金融的增长值就会高出美国。
, x& R6 {- n2 N& V" l
$ g' k& H, V8 P+ C信托圈留意到: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6碧桂园丛林都会·胡润百富榜》也透露了一些信号。金融投资行业本年上榜人数比例上升最快,其次是IT。降落最快的是制造业、地产和服装。文化娱乐稳步上升,新能源也有所上升,医药略有降落。钢铁和资源仍旧不景气。
; s* a [# `9 d1 Z# @- n& T! a- p2 m! l( E* f8 z" D; G6 {" R
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员胡润表现:“固然中国股市比客岁下来20%,但总上榜人数仍旧涨了9%。固然一线都会的房价涨得那么凶,但地产行业上榜人数还是一连两年降落了。”/ j# _$ D$ Q! I$ O# p6 c+ ~
9 O/ h! {$ Y% x1 O1 {
告急的话再说一句:跟随趋势的风险要比探求拐点的风险小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