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于易纲老师央行副行长的身份,以及货币政策对经济信心的影响,易纲迩来的一连串发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9 d% J2 E1 r! t5 Z$ K" p$ y& f# A
 如全部的金融专家一样,易纲老师的话颇为费解,又有些云山雾罩,笔者称之为格林斯潘语言综合症。
 * u6 P* F2 ?* F! k2 _
 6 l" O/ a0 R2 s# t  他体现,对抗通货紧缩是央行短期内最关心的事故,但现在中国的利率水平是符合的,而在中国实验零利率政策是否有效,则要具体的分析,总体而言,中国的利率水平符合,可进可退。但易纲老师所举的例证是证实中国利率较高的,"零利率政策在中国不占优"。易纲夸大,中国央行反通缩和维护币值稳固的刻意是刚强的,完全可以通过各种货币政策的最优组合来实现有效的货币政策。
 0 x8 Z. J/ v, D$ f" Q& p% }5 D
 ) K) X9 R: Y3 I. P0 J  易纲老师似乎在体现,他不同意零利率政策--就在本年1月初,易纲还在"明白暗示",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和日本无包管隔夜拆借利率相比,我国另有利率下调空间。中国货币政策可以用最优组合防通缩,可以用"非传统"的本领,利率大概调,也大概不调。此言一出,市场果然推测央行将低落存款准备金率。
 8 N2 Z9 @2 ^7 j$ @( `+ c
 0 f$ a2 n: O- }$ h  f) }" E: D  语言云山雾罩不是错,但本领与目标必须明白。格林斯潘执掌美联储期间,实行的就是刚强的货币刺激政策。从易纲的话里,只看到维护币值稳固的刚强刻意,这与中美长期保持相对固定的利差就可以看得出来。至于反通缩的刻意,恐怕要从1.62万亿的信贷增长内里探求了。0 N* d  L" k% S
 
 6 ]8 A, {2 o: E8 S4 A. a2 a  央行的信贷扩张政策是反通缩的产物。但在信贷扩张之后,央行到底是以反通缩为主,还是以维持币值稳固为主,还是观望前期宽松政策的后效?一概不知。可以明白的是,央行以后无论采取什么步调,全都于理有据。" U8 {) X9 w2 {7 ?. y& S
 
 , m9 I- |# O2 k0 L- U; t  中国的利率政策紧张吗?在国内来看,偶然候并不太紧张。笔者频频夸大,我国现在金融体系的症结不是存贷款利率的标题,而是资金设置服从标题。我国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并不高,但此次信贷资金的流向,和民间借贷利率远高于金融机构借贷利率的实际,体现我国资金设置服从仍然令人担心。固然银监会公布2008年银行贷款质量精良,信贷扩张固然是稀释呆坏账的传统法宝,但将来呆坏账仍然让人担心。
 , X, ]5 A; e( s& z' ]* P0 Z% s6 U) E; K9 d/ O) s6 ?$ R% w
 一个高效的经济体必要正确的资源设置渠道,在现在的资源设置体制下,央行要镌汰大概扩大信贷规模是容易的,但创建一个市场化的信贷体系非常困难,一些官员将金融机构分支机构的增长,混同于市场化,进一步混同于市场服从的进步。正由于资源设置服从的低下,利率经常成为强盛的长处团体之间博弈的工具,在存款者与贷款者之间,金融机构与大型国企之间,在金融机构与资源市场之间--究竟上,站在中央财务的态度,利率高低不外是资产在金融机构和国企、政府项目标分配。, C. G% e+ v6 _
 
 & b# D' J. K0 h! K5 `1 n  央行官员与其频频夸大央行利率政策的正确性,不如花鼎力大举气办理中国资金的设置服从标题,如许才气与市场化的经济体制配套。
 - T$ t' ~+ i1 i% X
 : K$ j* y4 m8 N. A* M$ ?- b  从国际市场而言,中国利率政策又很紧张。我国的利率鉴戒翼翼地与西欧市场的利率保持着同步的起落,在环球泡沫泛滥时可以防止外资涌入我国;在环球泡沫瓦解时,防止外资过于敏捷地撤离我国。归根到底,是为了保障汇率的稳固,制止让出口导向的实体经济大起大落。易纲老师所举的我国利率与美联储的联邦基金利率相差不大的例子,足以证实,中国的利率主导权通过汇率的高低,间接被西欧投资者所把握。2 F. C6 G, T* \' K; |& o5 F$ T
 
 t9 ^% P' d( @( Y  不一样的是,我国的存贷款利率由有关部门主导上下有限浮动,与美联储的联邦基金利率更加靠近,而中国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较为市场化,与美国存贷款利率更加靠近。我国是通过调控终端利率,力图契合美国的市场利率,让人痛楚的削足适履过程,再次印证高效的市场主宰货币代价。央行假如可以或许渐渐让中国货币政策走向独立,那就是最大的功劳。
 ( \. R5 F& E9 [0 n) E; P6 N7 h3 e2 p. j& Y6 c
 以跟美、英利率差距作为调控中国利率的来由,是不适当的,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中国经济走出率先复苏轨道之机,利率政策却不反映中国实体经济的需求、不能反映中国资金的代价中枢,阐明从货币到实体经济思绪,还没有摆脱出口导向。* L$ C4 n0 E# {" G' c+ w
 
 ; n( w+ @3 v0 d* N. \, U4 X9 A, U/ t  盼望易纲的话,反映了央行对于中国本土市场的恭敬,而不是单纯为了卸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