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进是国表里着名金融专家,在北美奋斗了20多年,从一个寻常留弟子,到金融软件工程师,再到美国银行证券公司副总裁,在精英聚集的华尔街世贸中心曾拥有本身的办公室。但是在他内心,却把数十年如一日的本身比作不绝运转的“发条橙”。在911事故中幸存(请参阅《家庭》2008年8月下半月刊的《服从真爱有多难?》),站在坍塌的废墟上他追问本身——“我是谁;我是否也着迷于这一片奢华;我的奋斗是否颠覆了最初的空想。”
% T6 L4 j. P: _1 @1 h 于是,几年前,他离开华尔街,只将最纯净的心诉诸于笔端,将高深的金融知识化作寻常的语言,提示投资者在通胀严峻的本日,怎样做好家庭理财投资! 9 T# v ^, c, R* T
陈思进离开纽约后定居加拿大,任职皇家银行资深风险顾问,前后共出书了财经专著《金融让谁富有》、《看懂财经消息的第一本书》等八本册本,长篇小说《绝情华尔街》正在策划搬上影视;并继承央视大型记载片《华尔街》的学术顾问;同时为多家一线报刊撰写专栏文章,还在第一财经开辟了《思进观察》的电视节目,每逢周一开讲一次。新作《华尔街金融本相》和《美国凭什么》也即将出书。可说黑白常忙。因此,《家庭》对陈思进举行了电话访谈。
8 C# l- b( I) k$ x0 R d1 o& _
' p1 t' u8 I- Q6 J& @! J
9 S3 o$ _, Y% P0 P《家庭》2012年6月上半月刊. ~: b p, U6 y$ Q; H
陈思进陈诉 崔晓整理
) _( _- F& V8 w. C0 r 0 V& K/ ]% a6 Z$ z" x
" j( l$ U% C7 S# X$ R当通胀到暂时,老百姓千万不要乱阵脚
, ^3 |/ I0 g3 Z% ~( n
* g) E5 ^: c/ g" u# |; i6 \* D) _5 O. q
《家庭》:对大多数寻常百姓而言,一大早挎个菜篮子到菜市场,是一天生存的开始。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嘛!然而本日的一篮子菜花了这点钱,来日诰日花雷同的钱,是否还能买到和本日雷同的一篮子菜,这是寻常百姓最最关心的题目,对此您怎么看?
* y5 m" P. {# ~: o _ 陈思进:迩来险些全部国内的亲朋来电,都会伤感的自嘲本身是囤积货品的“海豚族”,除了工资不涨外,食品涨价的接力赛都可以编成顺口溜了,什么“蒜你狠”、“糖高宗”、“油你涨”、“盐王爷”……# c0 K- r$ e' | z8 L7 b
这一征象在经济学中被称为通货膨胀,反映了货币购买力被腐蚀。通胀的负面影响紧张表如今:由于对未来通胀的不确定性,人们会淘汰稳固的投资和储备;当高通胀发生时,各人担心代价会进一步上涨,使得消耗者开始囤积商品,这种状态的一连将导致商品短缺,代价就真的快速上涨了,由此引发恶性循环,直至走向恶性通胀。( \# ]" O! n6 Q- x, }
好比1923年史上最疯狂的通胀在德国肆虐,代价在几小时内便可翻一番,疯狂抢购商品的海潮敏捷在德国伸张,同年底发展到购买一条面包,竟然要耗费200亿马克。以至家庭主妇甘心用纸币(马克)当炉灶的柴火,由于用纸币当柴火,比直接用纸币去购买柴火要来得更加自制。
5 Y! H/ n) j4 t4 b
& w" K0 a7 c# b# { 《家庭》:在通胀的环境下,各人为了守住辛劳劳作换来的钱,都毅然决然把钱投入资产类,如股市、房市,尚有相称的人把钱投入金市来抵抗通胀,如许做是否公道?
5 f8 m, k3 g/ g& K. u2 g7 W 陈思进:在这儿我不得不奉劝各人,如今这“三个市”险些都有泡沫,而且价位已到了高处不胜寒的地步,此时假如各人再把大笔的资金一哄而上全部投入这“三个市”,一旦泡沫幻灭,只要一个金融浪头袭来,资产便立即被吞没。. A0 z" V( x+ @1 l1 r
有人会问此话怎讲?8 ~/ y! V# d) K! ^, @* E
众所周知,在通胀的年代乞贷消耗是明智之举。由于从银行借来的钱很值钱,归还的却是贬值的钱,由于通胀腐蚀了款子的代价。举例来说,当你去银行签下一纸买房合约,银行好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的购买力被稀释,而你却大获全胜,由于你够夺目,懂得以负债来抗衡通胀。这也是银行不停以来所宣传的:“用来日诰日的钱圆本日的梦”的借贷消耗模式。: O% w1 m# i5 ?# L1 }
但是请别忘了,银行并不是慈善机构,乞贷是要归还利钱的,他们以“贷款是最聪明的做法”来引诱借贷消耗者,使其陷入债务陷阱,美国的房贷危急就是最好的实证:当全社会的人都以为进入房市有利可图,有人为了获取房贷不吝齐备代价(出具假证实),毫不委曲被银行收取高额利钱,由于各人笃信,投入房市的收益肯定会凌驾银行的贷款利钱。然而,只要一个资金链断裂之后,银行整理你得到“收益”的时间也就到了;在特定的环境之下(好比你因赋闲无法归还负债了),银行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剥夺你的房产,谁叫你乞贷不还的?
/ _5 C. t; B Q; ^) S( u
0 L' X4 a/ A+ M2 { 《家庭》:那是由于2008年金融危急是次贷引起的,以是房市免不了首当其冲受波及。不外,中国人向来有“浊世藏金”的说法,投资黄金应该可以抵抗通胀了? E1 M/ d, D) _4 c
陈思进:毕竟上,对于金融市场来说,离开了金本位之后的黄金,早已只是寻常的贵金属而已,从长线来看已不是抵抗通胀的灵丹仙丹,而恰恰成了许多机构和金融大鳄的炒作工具,“投资黄金抵抗通胀”正是他们来忽悠百姓进入“金市”的说辞而已。% y/ y# b+ b+ W
让我们来轻微回首一下汗青吧。% b$ H6 L: @# `. E4 q
早在100年前,5根金条就足以让人在上海买栋石库门住宅(石库门是最具上海特色的住民住宅,多为砖木布局的二层楼房)。迩来,黄金代价猛涨到每盎司1600美元,按这个代价来盘算,5根金条相称于80盎司,其代价也就是12.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80万元。如今别说买栋石库门住宅,就连买它内里留给保姆住的亭子间都不敷了吧。
" D+ r* T2 Y, b; { [8 x 而在30年前,金价就被华尔街炒到突破850美元一盎司,要是当年你在谁人高位买入的话,那可就吃大亏了。由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850美元,按照这些年的通胀率来盘算,则相称于如今的2600到2800美元,显然不能保值了。因此黄金抵抗通胀的说法,完全取决于投资者在哪一个点买入。假如30年前,你在每盎司500美元以下买入的话,那还差不多。
8 l/ X/ J2 v5 U& c# Q1 s% | 前不久,有位网友在我的微博上留言:“迩来我买黄金被套住了,比我买进时低了40万元,怎么办啊?”很遗憾,这位网友是“‘谋利’不成蚀把米”,炒黄金炒亏损了。大概他不知情,自金融危急以来,环球各国一轮又一轮的救市政策放出了天量的资金,把黄金、石油,以及各种大宗商品的代价推向一个又一个新高。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常常听人念叨:某或人几年前买入黄金,如今产业翻了几倍了。于是各人一窝蜂的买黄金,使资产代价严峻离开了公道价位而出现泡沫。4 a! k; f1 I# G
有史为鉴,是泡沫终归要破的。泡沫从哪儿被吹起,终极就该回落到哪儿,这是无法改变的实际。这里不妨借用巴菲特的一句名言:“在别人贪婪时,你要恐惊。”意思很简朴,一旦颠末理性的分析,相识到哪些商品出现了泡沫,就千万别去凑热闹。黄金简直贵重,大家都爱,但也要看你在哪个价位买入的。举个极度的例子,你会花1万美元买一盎司黄金吗?9 T. x7 M& Y: O+ q0 X
各人都怕现金贬值,但假如一不留心在高位买入“泡沫商品”,那就不是贬值的题目了。信任被“套牢”的网友应该明确了,他(她)解套的那天,实在就是下一个“傻瓜”接棒的那一天。
6 P: b3 f9 j5 w9 Z 4 u: `* B. K8 J9 }( C. c2 E* y
《家庭》:按照你的分析,在通胀高企的期间不能投资房市、股市和金市等大宗商品,那么请理财专家帮我们投资理财可靠吗?' G. x0 S6 ?1 F4 C ~
陈思进:不肯定。中国互动媒体团体的CEO洪晃,不久前在其微博上提到,她在德意志私人银行开设的个人投资理财账户,“越理钱越少”,她责怪“我快被他们给理成无产阶层了”。
& i- e# M% l0 T2 [2 n# _0 g7 K 不足为奇。我美国的小姨父前年底退休了,他是科学家,公司每个月发放退休金,又有社安金,孩子也完婚立室,暮年生存无忧无虑。不意,他谁人洋半子是一家对冲基金的司理,眼见岳父大人把辛劳一辈子的钱,放在保险公司的养老基金里,每年回报率仅仅 5、6%,简直“心痛”得不可,于是三天两端鼓动岳父把钱放到他的基金里,并信誓旦旦称,他的基金投资模式,是按照诺贝尔奖得到者的模子计划的,有反串对冲,无论股市涨跌,钱放那儿就像保险柜般保险!每年回报至少 10%。无奈之下,小姨父照办了。
1 A5 u/ o. k! b# h. \& T# n 效果2009年4月初,小姨父收到了季度账户结单,100万酿成了93万,他不信任本身的眼睛!忙给半子去电话。半子说没题目,跌势是暂时的。7月初小姨父又接到账户结单,简直是劫难,93万酿成了 88 万。但半子照旧那几句话,暂时的,涨势立即就来了,要看长线。到了10月,小姨父抖抖索索打开账户结单,83 万酿成……他睡不着了,又不忍为钱亲情间撕破脸,但天天絮聒并发誓,亏掉的钱要是不返来,他就不闭眼。小姨问我怎么办? |